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分枝杆菌属检验.pptVIP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分枝杆菌属检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但标本涂片后进行革兰染色、瑞氏染色、抗酸染色均阴性 标本接种肉汤37℃培养2天,肉汤混浊。但转种BAP/MAC/CA分别于需氧和厌氧环境培养,都不生长。 肉汤涂片革兰染色:隐隐约约见到有形的细菌形态 肉汤继续培养5天后涂片革兰染色:看见明显细菌,且有分枝状,但因为BAP、MAC、CA培养阴性,不敢确认细菌 与临床沟通,了解到患者的情况:患者局部脓肿反复发作,常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疾病发生于局部肌肉注射后,局部针眼形成溃疡孔,已有近3个月的病史。 遂将标本接种于罗氏培养基 培养15天后可见到小菌落,上图是培养19天的结果 罗氏培养基上的菌落抗酸染色结果 该菌接种到血平板上培养半个月后开始有菌生长,继续培养长出有皱褶的淡黄色菌落,经抗酸染色为阳性,其形态更接近液体增菌培养基里的细菌形态,由于抗酸菌难着色,所以革兰染色染成了阴性的。 血平板培养15天后菌落涂片抗酸染色结果 结合生化鉴定,最后确定为: 溃疡分枝杆菌 * *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杆菌可能侵入到人体的各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常见。 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的疾病之一,也是单一致病菌引致死亡最多的疾病。1904年在德国海德堡附近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公元前5000-10000年)人的颈椎骨化石,就发现有结核病变的存在。我国在公元前13~14世纪即有结核病的记载;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女尸,尸体解剖时也发现其曾患有肺结核。18世纪,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欧洲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居住拥挤,卫生环境差,再加上工作劳累,结核病开始在欧洲蔓延猖獗,发病人数大为增加。当时还没有办法治疗结核病,医生面对病人束手无策,大批病人死亡,英国伦敦的结核病死率达到900/10万。 在19世纪的小说和戏剧中描写肺结核病常常写道:“面色苍白、身体消瘦、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咳嗽……”由于结核病人大多面色苍白,也为了和当时的另一个人类的杀手“黑色瘟疫”——黑死病区分开,人们把结核病称为“白色瘟疫”。我国则把结核病称为“痨病”,肺结核称为“肺痨”。“十痨九死”是我国当时广为流传用来形容肺结核病人悲惨结局的俗语。 * (三)分离培养与鉴定 1. 标本前处理: 痰液标本的前处理: 标本加等量的4%NaOH 強力振荡混匀约 50 秒 室温静置 30 分钟 加等量无菌磷酸盐缓冲液中和 离心 3000g 约 15 分钟 倒掉上清液,加无菌磷酸盐缓冲液重悬 2. 分离培养   (1)传统培养方法 培养基:处理过的标本接种于L-J培养基 培养条件:含5%--10%CO2大气环境,最适生长温度35--37℃,黑暗高湿度环境培养6--8周。 (2)结核分枝杆菌的自动化快速培养系统 (四)分离培养与鉴定 3. 生物学鉴定 (1)初步鉴定:依据抗酸染色性、菌落特征、生长速度、色素产生等作出初步鉴定 (2)生化试验鉴定 烟酸累积试验(+)、硝酸盐还原(+) 触酶(+)、耐热触酶(-) 能被NAP抑制 不被T2H抑制、吡嗪酰胺酶(+) 结核分枝杆菌 (四)分离培养与鉴定 4. 免疫学鉴定 (1)结核菌素试验:迟发型超敏反应。 (2)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检测 (3)抗PPDIgG检测 (四)分离培养与鉴定 结核菌素试验 纯蛋白衍生物(PPD),是用三氯醋酸沉淀结核分枝杆菌培 养滤液后的纯化物。注入皮内后如受试者已感染结核, 则结核菌素与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形成迟发型超 敏反应性炎症。 根据注射部位是否出现红肿判断结果 <10mm为阴性 >10mm为阳性 48小时后 (4)T-SPOT.TB检测 利用外周抗凝全血标本,通过检测结核感染后T淋巴细胞分泌的特异性细胞因子γ干扰素,来诊断是否存在结核感染。 5. 分子生物学鉴定   各种PCR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 6. 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鉴定 由于不同种的分枝杆菌细胞壁中的分枝菌酸不同,利用HPLC检测分枝菌酸可鉴定菌种。 (四)分离培养与鉴定 根据CLSI 文件M24-2A推荐: 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选择的药物主要是抗结核一线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比嗪酰胺等。 五、药敏试验的药物选择 第二节 非结核分枝杆菌 (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NTM) 本节主要内容 NTM的概述 临床上重要的NTM NTM的微生物学检验 NTM指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具有抗酸性,不是分类学上的名称。 广泛分布于水和土壤中。 条件致病,引起类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