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学基本概念系列——
谢良佐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道德、社会规范形成
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
“谢良佐”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谢良佐
【生卒】:1050—1103【介绍】: 北宋末年的理学家。
字显道。
北宋蔡州上蔡(今属河南)人,故世称上蔡先生。
宋神宗元丰年间举进士。
宋徽宗时,官至监西京竹木场,后因事废为民。
谢良佐早年就受学于二程门下,据说:“谢良佐既见明
道(程颢),退,而门人问曰:‘良佐何如’子曰:‘其才能广而充立,吾道有望矣。”
在二程门人中,他与游酢(1053—1123)、吕大临(1040 —1092)、杨时(1053—1135)并称程门“四先生”。
谢良佐还是自己思想的力行者,说与作相一致。
“上蔡家始初极有好玩,后来为克己学,尽舍之。
后来有一好砚,亦把与人。”
朱熹曾高度称赞他说:“上蔡高迈卓绝,言论宏肆,善开发人。”
谢良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朱熹编定的《上蔡先生语
录》中以及《论语解》等文中。
谢良佐的人学思想从本质上说,是继承二程,并吸收禅宗的因素而形成的。
他认为“天理”是“自然底道理,无毫发杜撰”,因此“天理”就是孔子所说的“仁”。
为了“天理”而应该灭尽“人欲”。
谢良佐的人学思想由于是处在过渡性阶段,加上较少独创性,影响并不太大。
(1)仁者天之理 黄宗羲说:“上蔡在程门中英果明决,其论仁以觉,以生意。
“什么是“觉”和“生意”呢?所谓觉,就是觉悟天理。
所谓生意,就是发自本心。
他自己曾说过学《论语》逐渐达到“觉”与“生意”的过程:“余昔供洒扫于河南夫子(二程)之门,仅得毫厘于句读文义之间,而益信此书(《论语》)之难读也。
盖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
唯近似者易入也。
彼其道高深溥博、不可涯涘如此,傥以浅智窥之,岂不大有径庭乎?”因此“能反其心者,可以读是书矣。”
一部《论语》通过谢良佐的解说,几乎就成了一部佛经典籍。
但其要求于天理、本心处求仁的意思,也表述得十分明白。
“仁”何以在天理处?他说:“学者且须是穷理。
物物皆有理,穷理则能知人之所为,知天之所为。”
所谓“知人之所为”与“知天之所为”,就是知“仁”。
所以他又说:“知天之所为,则与天为一。
与天为一,无往而非理也。
穷理则是寻个是处。
有我不能穷理,人谁识真我?何者为我?理便是我。”
在谢良佐看来,要真正识“仁”,就要修养到“理便是我”的地步,因为“仁者,天之理。”
(2)心与天地同流 因为识“仁”的功夫在谢良佐那里变成了一种对“天理”的修养功夫,而为了使天理与修养相勾通,他提出了“心与天地同流”的观点。
这么一来,对“天理”的体认便转化成对“心”的把握了。
那么什么是谢良佐所说的“心”呢?他说:“释氏所谓性,犹吾儒所谓心;释氏所谓心,犹吾儒所谓意。”
可见他所说的“心”就是佛教所说的“性”。
佛教所说的“性”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指体,即本体;二是指德,即某物之所以成为某物的根据。
谢良佐所说的“心”即含有此二义。
“心”是与天地同流的,因此“心”是天地的本体,也是“心”之所以成为心的根据。
这样一来,他将外在的大自然与仁义道德观念,作出了彻底的唯心主义的解释。
因为“心”就是天地,所以心也就是天地之所以成为天地的根据了。
这显然是受佛教影响而形成的心性观。
在他看来,心是儒家所提倡的伦常根据,也是天理的根据。
他的这个思想对陆九渊心学思想有较大的影响,所以朱熹批评道:“上蔡《观复斋记》中说道理,皆是禅学底意思。”
(3)天理与人欲相对 谢良佐在天理与人欲的问题上,承袭了二程的思想,认为二者是相对立的。
“天理”是什么?他说:“所谓天理者,自然底道理,无毫发杜撰。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方乍见时,其心怵惕,即所谓天理也。”
“人欲”是什么?他说:“要誉于乡党朋友,内交于孺子父母兄弟,恶其声而然,即人欲耳。”
那么“天理”与“人欲”的关系如何呢?他说:“天理与人欲
相对,有一分人欲,即灭却一分天理。
有一分天理,即胜得一分人欲。
人欲才肆,天理灭矣。”
可见,在“理欲”观上,他完全是重复二程的思想而已,并无创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械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第2版教学课件作者万静陈平主编机械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第2版)参考答案课件.ppt VIP
- 征信报告模板详细版带水印可编辑2025年9月新版.pdf VIP
- 学堂在线-生活英语听说答案-期末考试.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油气无人机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VIP
- 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PPT VIP
-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含答案.pdf VIP
-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pdf
- 《地下工程建设疏干排水水资源论证导则》.pdf VIP
- 钢结构课程设计.pdf VIP
- 2025年全国焊工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