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学基本概念系列——
魏源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道德、社会规范形成
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
“魏源”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魏源
【生卒】:1794—1857【介绍】: 中国近代思想家。
原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人。
出身于地主家庭。
早年习王阳明心学,后从清代经学家刘逢禄学《公羊春秋》,注重经世致用之学。
与龚自珍交往甚深,时人并称“龚魏”。
鸦片战争前,曾长期在两江总督陶澍处担任幕僚,对盐政、漕运、水利等改革多有筹划。
鸦片战争爆发后,加入两江总督裕谦的幕府,参予筹划浙江前线的抗英斗争。
1842年8月,正当清政府签署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时,他写成《圣武记》,记述了清王朝的一些重大军事活动,试图以此来激励当朝的统治者振兴武备,抵御外患。
后来,又依林则徐之托,编写《海国图志》。
他在该书“叙”中说,编写该书的目的是“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晚年,在江苏任知事、知州等职。
他在哲学上具有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
在人学思想上,发挥王阳明有关主体能动性的思想,强调“人心肃则国威道”,“才智自雄,自造自化”;他重视人的作用,主张“天地之性人为贵”;等等。
这些思想多是在讨论如何救治日益衰微的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提出的,反映了处于社会大变动时期,地主阶级革新派的要求。
这些思想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古微堂内集》的《默觚》篇中。
(1)才智自雄,自造自化 魏源认为,中国社会积弱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材之虚患”和“人心之寐患”,而欲平海上之倭患,先平人心之积患,只有这样,才能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抵抗外来帝国主义的侵略。
他说:“凡有血气者所宜愤悱,凡有耳目心知者所宜讲画也。
去伪,去饰,去畏难,去养痈,去营窟,则人心之寐患祛其一。
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艾三年而蓄之,网临渊而结之,毋冯河,毋画饼,则人材之虚患祛其二。”
人心的“寐患”是伪饰、自私、胆怯;“虚患”乃是不能而对现实,没有长远打算。
只有“寐患去而天日昌,虚患去而风雷行”。
要达到去“寐患”、“虚患”的目的,就要提倡“才智自雄,自造自化”,依靠人的主观努力,造就一批有志气的人才。
魏源认为,要造就人材,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
第一,“敏”与“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取决于人的努力程度。
他说:“敏者与鲁者共学,敏不获而鲁反获之;敏者日鲁,鲁者日敏。
岂天人之相易耶?曰:是天人之参也。
……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中人可易为上智,凡夫可以祈天永命;造化自我立焉。
……是故人能与造化相通,则可自造自化。”
这里尽管夹杂有“天人相参”、“天人相通”的神秘观念,但强调的是人为的作用。
第二,“自雄”不是盲目自大。
“自雄”与谦虚是一致的。
他说:“不知其心易盈者,正由其器小乎!小则偏愎狭隘,而一物不能容,奚其大!诚能自反而心常畏,畏生谦,谦生虚,虚生受,而无一物不可容,奚其小!……然则人之自大也,适所以自小与!君子惟不自大,斯能成其大。”
也就是说,“自雄”是通过谦虚来实现的。
第三,“天命”与人为。
“福利荣乐,天主之,”“祸害苦辱,人取之。”
人的幸福、利益、荣誉、快乐是天主持的,人不可去争取,也不能去争取,顺从天意而已;人的灾祸、害处、苦难、屈辱则是人自己主持的,人要通过主观努力尽量避免它。
魏源说:“诚知足,天不能贫;诚无求,天不能贱;诚外形骸,天不能病;诚身任天下万世,天不能绝。
……人定胜天,既可转富贵寿为贫贱夭,则贫贱夭亦可转为富贵寿”。
魏源的人才自造说,虽然夹杂有一定的理论混乱,但其主旨明确,即强调人的作为和人的自我选择性,在当时人格受压抑的时代,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2)天地之性人为贵 魏源十分重视人在宇宙中的作用,他将宇宙分为“天气”、“地气”、“人气”。
三气之中“人气”为主宰。
他说:“人者,天地之仁也。
人之所聚,仁气积焉;人之所去,阴气积焉。”
“人气所温,横行为风,上泄为云,望气吹律而吉凶占之。”
“地气随人气而迁徙也”。
就是说,“人气”决定着“天气”与“地气”的产生与变化。
他把这个思想运用于治理国家与社会,提出“人贵”的思想。
他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天子者,众人所积而成,而侮慢人者,非侮慢天乎?人聚则强,人散则尪,人静则昌,人浊则荒,人背则亡。
故天子自视为众人中之一人,斯视天下为天下之天下。”
他又把人民与统治者的关系,比喻为鼻息与身体的关系,说明人民对于统治者之向背就如同鼻息对于身体一样重要。
他说:“天下其一身欤!后元首;相股肱;诤臣,喉舌。
然则熟为其鼻息?夫非庶人与?九窍百骸四肢之存在,视乎鼻息,口可以终日闭而鼻不可一息柅。”
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要使国家由弱转强,由贫变富,必须重视人民的作用和要求,发挥人民的力量。
(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