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学基本概念系列——
西周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道德、社会规范形成
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
“西周”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西周
【生卒】:1829—1897【介绍】: 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
幼名经太郎,长称周助,后更名周。
石见国津和野(今岛根县津和野)人。
家世业医。
先修儒学,特别是朱子学,同时又研究徂徕学。
后转向洋学,学习荷兰语、英语,开始接受西洋新学。
1857年任“蕃书调所”(江户时代,幕府开设的学校,教授洋学,翻译洋书)助教。
1862年,受幕府之命同津田真道一起留学荷兰,在莱登大学跟维塞林学习社会科学,受到了西方孔德的实证主义及穆尔的功利主义的影响。
回国后,任“开成所”教授,主持兵学校校务,担任兵部省、陆军省要职。
同时从事教育和翻译工作。
1870年,自办“育英舍”,教育青年子弟,主授《百学
连环》。
1873年,与森有礼等人组织启蒙学术团体“明六社”,在该社主办的《明六杂志》上发表论文,宣传启蒙思想,介绍西方学术思想,后转入政治,与学术事业告别。
西周的主要着作有:《百学连环》、《百一新论》、《灵魂一元论》、《生性发蕴》、《生性札记》、《尚白札纪》、《致知启蒙》、《知说》、《伦理新说》、《人智论》、《人生三宝说》、《美妙学说》、《教门论》、《政略论》等。
西周被称为“日本近代哲学之父”。
他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依据孔德的科学分类,把哲学研究的对象和领域分成七类:即知学(逻辑学)、性理学(心理学)、理体学(本体论)、名教学(伦理学)、政理学(政治哲学)、佳趣学(美学)、哲学史。
这在日本哲学史上尚属首次。
同时,他把许多重要西方哲学范畴,译成汉字日语,如哲学、主观、客观、理性、悟性、感性、综合、演绎、归纳、概念、先天、后天、肯定、否定、实体、属性、外延、内包、同一、命题等。
其哲学思想主要来自孔德的实证主义。
他也把哲学当作“科学之科学”,指出“哲学者,百学之学也”。
西周强调认识和知识的实证主义原则,“验诸实物,体诸实知,征的然之证,钩确乎之因,以达天常不易之
故。”
他把日本儒学中的“虚理”改造为“实理”,认为理皆为事物之理,并不存在离开事物的空理。
西周的人学思想有:提出人生三宝说,将其与日本传统的道德观念对立起来。
把人的心理现象分成知、情、意三大部分、而以意为主。
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主张爱敌说。
(1)人生三宝说 穆尔功利主义伦理学的根本原则是求快乐而去痛苦,求幸福而避灾祸。
从这一原则出发,与封建的“求人道于穷苦寒贫之中”的道德观念相对立,西周提出了具有启蒙意义的“人生三宝说”。
这在西周看来,“利学”(功利主义)的旨趣是在人世求最大的幸福,而要达到这种幸福,最根本的就是人必须拥有“三宝”。
何谓三宝?西周说:“人世为宝者三,人能贵重之,以协所谓道德之旨,可以之为眼目,而实行修已治人之事也。
而其所谓三宝者何?第一,健康;第二,知识;第三,富有”。
西周认为,健康、知识、富有之所以能成为人的三宝,是因为它们都是人天禀的德性。
人是生命之物,无不惜其生命者,而保护健康、促进健康,也就是保全所具有的生命,这是人对天的第一义务。
同时,人为生命之物,无不有好胜之心。
他与禽兽不同。
禽兽以体力胜,而人则必须以心力胜。
为此,他就要增进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智慧。
这是人对天的第二义务。
而且人作为生命之物,他又要有丰富的财富,以满足充分的消费和生活需要。
为此,人就必须积累财富,这是人对天的第三义务。
显然,西周还把发展三宝说成是人对天的义务,而不是把它置于人本身的内在性上。
这说明他的伦理思维尚未完全摆脱日本传统儒学的思维框架。
但是,他把“三宝”作为人的根本道德,无疑超越了传统的“所谓温柔、敦厚、谦恭、揖让、寡欲、无欲等诸德。”
西周指出,“三宝”的反面是“疾病、愚痴、贫乏”。
他称为“三穷鬼”、“三祸鬼”。
人生的根本目的就是驱逐“三穷鬼”,增进“三宝”,以
达到人生的最大幸福。
按照穆尔的功利主义,追求自己的幸福,必须以不妨碍他人的幸福为前提。
西周继承了这种观点,认为人追求自己的“三宝”,应勿害于他人追求“三宝”。
“勿害他人健康,……勿害他人知识,……勿害他人富有。”
伤害他人三宝的,有“凶残、诈伪、窃盗”,西周称之为“三恶魔”。
在西周看来,仅仅追求自己的“三宝”还是“消极的三纲”,追求自己的“三宝”不伤害别人的“三宝”,并尽力帮助之则为“积极的三纲”。
这也就是说,追求自己的“三宝”,竭力驱逐“三穷鬼”,防止别人的“三恶魔”来伤害自己,是每个人的权利。
尊重别人的“三宝”,制止自己的“三恶魔”去伤害别人的“三宝”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这显然是近代启蒙思想的伦理道德观念。
(2)人心之智、情、意 西周把人的心理现象划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