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前_小老鼠和泡泡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幼儿园学前_小老鼠和泡泡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中班艺术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教案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观望的动作。 难点:夸张的表现小老鼠拽泡泡堂表情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  活动目标:   1.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张望的动作。   2.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3.体验游戏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图谱。 2.多媒体课件。 3.泡泡糖和皮筋 活动过程:   1.说唱童谣,游戏导入,初步渗透A段乐曲的节奏。   教师带领幼儿边说童谣“小老鼠 上灯台︱偷 油 吃 0︱小老鼠 上灯台︱下 不 来 0︱小老鼠 上灯台︱偷 油 吃 0︱小老鼠 上灯台︱滚 下 来 0︱”,边进入场地,渗透A段乐曲的节奏。 根据音乐情节学习相应动作。(1)学习A段音乐,孩子边听这段音乐边看图谱说一遍。老师说“小老鼠走走走停的节奏”。设置情景,引导幼儿用动作和眼神创造性地表现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并进行合拍练习。   (1)引导幼儿讨论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并进行合拍练习。   先学习小老鼠走走走停的部分,再学习看的动作。   小结:小老鼠要偷偷的、快速的、盯住看的地方,还要上下、左右、前后四处看一看,才不会被大花猫发现。   (2)带领幼儿边说童谣边进行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合拍练习。   (3)由声势练习自然过渡到乐曲跟进,完整地进行老鼠走、张望的合拍练习。    3.创设环境引导幼儿尝试用夸张的神情、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1)通过泡泡糖和松紧带让幼儿感知泡泡糖的弹性特点。   (2)引导幼儿尝试从胳膊、牙齿、眼睛、身体等不同部位用夸张的动作和神情创造性地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讨论:“泡泡糖可能会粘在小老鼠的哪里?”   “怎样把泡泡糖快点从身上拉下来?”   小结:拉泡泡糖时,胳膊硬硬的,拳头攥得紧紧的,眼睛、嘴巴、身体都要用力。   (3)带领幼儿在乐曲伴奏下,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4.播放完整的乐曲,引导幼儿欣赏、感受完整的音乐形象。   5.指导幼儿在乐曲的伴奏下玩“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游戏,尝试完整、合拍、夸张地表现老鼠走、张望及拉泡泡糖的音乐形象。   6.增加“大花猫”角色,韵律中玩游戏,在放松和愉悦中结束活动。 【学情分析】 中班艺术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 学情分析:中班幼儿喜欢动物,模仿力强,对音乐节奏也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力,4—5岁又是游戏活动的黄金时期,针对幼儿这一心理发展特点,我选择了中班下册主题五“奇妙动物”中的一节音乐游戏《小老鼠和泡泡糖》,中班优质音乐课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小老鼠风趣、诙谐的动物开象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活动中通过活泼欢快的AB两段乐曲形象地表现出小老鼠跑、看、拽等各种动作,并通过模仿老鼠偷偷走、拽泡泡糖、被猫吓倒等有趣的內容,让幼儿感受活动的无限乐趣. 4-5岁又是游戏的黄金期,针对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我选择了中班下册主题五“奇妙动物”中的一节音乐游戏《小老鼠和泡泡糖》,它是一首幽默、诙谐的乐曲,形象突出。它分为AB两段,A段表现小老鼠走,B段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A、B两段融合在一起较好地表现了小老鼠可爱、调皮的有趣形象。因此,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游戏情境,熟悉乐曲,用自己的动作、姿态结合音乐去表现小老鼠、泡泡糖这些来自生活的又比较熟悉的对象,从中体会音乐游戏的快乐,感受音乐的魅力和无限乐趣,丰富情感体验,提升艺术表现力。 【教材分析】 中班艺术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音乐作品《小老鼠和泡泡糖》表现的就是一只小老鼠与泡泡糖之间的故事,风趣幽默,充满童趣。音乐内容是幼儿易接受且感兴趣的,音乐节奏鲜明活泼,非常适合中班幼儿表演。幼儿扮演小老鼠与这个音乐一起游戏,一定会使他们在与音乐一起玩的过程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自我表达,同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因此,结合《纲要》精神,我设计了这节韵律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重点是让幼儿大胆想象,探索泡泡糖会粘在身体的哪些部位,难点是用大幅度的动作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样   【课后反思】 中班艺术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 活动反思   韵律活动是随音乐而进行的有感情、有节奏的身体动作的过程,对于发展幼儿用身体动作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积累一定的音乐词汇和艺术动作词汇,享受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动作是韵律活动的“色彩”。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活动方式。幼儿通过游戏表达意愿、宣泄情绪、展示能力,其游戏行为折射着幼儿的情感、个性、经验和智慧,是反映幼儿心灵的窗户。中班艺术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活动反思一、活动内容,贴近生活。《指南》提出:选择的教育内容要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