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 教学设计-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VIP

《陋室铭》 教学设计-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16之《陋室铭》 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材分析《陋室铭》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短文两篇中的一则文言文。《陋室铭》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精品。全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陋室”抒发作者的情怀,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篇,极力抒写“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全文寥寥81字,短小精美,给人以隽永畅达,丰姿绰约的气韵。本单元集中学习文言文和古代诗词,目的是让学生在过去学习古代诗文的基础上掌握鉴赏古代诗文的基本方法,背诵名篇佳作,积累语言材料,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言文 《陋室铭》教学目标 1、加强诵读,形成纯粹、典雅的文言语感,熟读成诵。在反复诵读中解读文意。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通过圈划、研读和感悟理解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树立正确的志趣追求。 重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难点:通过圈划、研读和感悟理解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树立正确的志趣追求。 一、导入新课孟母三迁,成就了中国的亚圣,刘备三顾草庐,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大业。有一位“诗豪”,半年时间,搬家三次,写出了一篇流传千古的铭文,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生回答:刘禹锡),对,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陋室铭,领略他的的精神生活。(板书:陋室铭) 二、了解相关文学常识、写作背景。 1、齐读:陋室,简陋的房子。“铭”,原来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2.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篇流传千古铭文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他热心支持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多次被贬。本篇是他被贬后写的。刘禹锡因热心支持王叔文政治革新,得罪权贵,被贬到和州当通判。和州的策知府是个见利忘义、妒贤嫉能的小人。他看到刘禹锡得罪权臣,不得势,就有意给他小鞋穿。按照规定,通判应该住衙门里三室三厅的房子,可策知州只在城南门给了刘禹锡三间小屋。这三间小屋面临大江,推窗便可看到浩瀚的江面,刘禹锡不怒反喜,并欣然在自己的房门上题写:“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举动气坏了策知府,他让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三间减小到一间半。小屋位于德胜河边上,附近是一排排杨柳。刘禹锡看到这些景色,欣然提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依旧在小屋里读他的诗,写他的文。策知府见刘禹锡仍不买他的账,连肺都快要气炸了。于是他和书丞商量后逼刘禹锡搬到一间仅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光,搬家三次。刘禹锡想,这狗官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我偏不买你的账,你要我愁,我偏偏要乐。于是,他就愤笔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陋室铭》。简单解读三次搬家的经过. 3、让学生复述三次搬家的经历,教师补充。 三、这是我们学习本文要达成的目标,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1.会正确诵读、能准确翻译全文。 2、知道“铭”是一种文体,明白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 3.理解作者高尚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三、教学新课 (一)初读1、课前我们已经要求了预习,请XXX同学起来读一遍,生齐读。 吾(wú)德馨(xīn)苔(tái)痕鸿儒(rú)调素琴(tiáo)案牍(dú) 2、扫清了阅读障碍,请XXX同学朗读一遍,大家注意听,读错了给予纠正,注意押韵,找出韵脚词。 3、找出韵脚词,“句末韵母相同或相近的词语”,一般在偶数句,哪位同学明确一下:本文韵脚词: 名ing,灵ing,馨in, 青ing,丁ing,经ing,形ing,亭ing 3、同学们齐读,体会韵律。 4、请同学们听读,要听准字音、听准节奏,小声模仿读,纠正自己读不准的地方。 5、哪位同学起来朗读,听一下,他跟录音读得是否一致。这位同学读得很好,请给这位同学鼓掌一下。 6、在朗读时,还要根据内容、情感,调整语速、节奏、重音等。请全班同学模仿读。同学们读得很好,给我们自己鼓掌两下。 (二)研读。学习文言文,不仅会读,还要会翻译。 1.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一生读,一生翻译,另两生补充。结合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 2、生质疑,师生共同探讨,解疑答惑。 3、师投放几个句子,生翻译,教师强调重点词语。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师问:1、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翻译全句并解释鸿儒、白丁。点播:鸿儒:博学的人。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到这里)谈笑来往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请哪位同学翻译素、金经并解读全诗。 点播: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人也是

文档评论(0)

FK教育题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