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田家炳中学教学设计
年 级
八年级
科 目
授课人
时间
课题名称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课时
第二课时
学情
分析
二、学习目标及依据
1.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讲解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积累诗句,理解诗句含义。
三、重难点
内 容
突破方法
重点
理解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诵读法
难点
学习诗歌写作技巧
教师指导
四、教学活动及设计思路
教学环节
共案部分
个案部分
导入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由于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容易,所以在诗中,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但古人写的离别诗也有明朗乐观之作,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教师范读, 课 题 解 说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少府,官名,即县尉。之任,去上任。之,动词,到,往。蜀州,现四川省崇州市。
2.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勃在京城长安做朝散郎时,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前往蜀地任县尉时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充满一种健康开朗的情调,洋溢着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是王勃最负盛名的诗篇。
3. 赏析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辅:护卫。津:渡口。
三秦大地环绕护卫着都城长安,举目望去,烟雾弥漫,怎么也看不见岷江上的五大渡口。
首联点明送别地点和友人赴任之处。“城阙”,指京城长安;五津”,是杜少府要去之地。将分两地,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辅”示例: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
“望”示例: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宦游人:远离家乡,外出作官的人。
你与我都充满惜别之意,因为我们同是远离 家乡,外出做官的人。
颔联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表现了诗人真挚的感情及诗人豁达胸襟。
颔联从正面写离情而话语急转,变为劝勉。诗人劝慰友人:我和你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此次友人孤身前往蜀地,远走天涯,举目无亲,更觉惆怅,作者在这里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
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比邻:近邻。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
(只要)四海之内有着知心朋友,(即使)远隔万里也像近邻一样。 。
请从情理的角度,赏析这一联。
情:诗人用广阔博大的胸襟劝慰友人,表达了诗人相信真挚友情不因时空改变而改变的乐观豁达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理: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的哲理。
此句一反送别诗缠绵悱恻的格调,创造出开阔雄浑的意境,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成为远隔千里的朋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名句。
尾联: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无为:无须,不必。歧路:告别的地方。沾巾:挥泪告别。
(我们)不必在分手的路口上,像青年男女一样哭哭啼啼,别泪沾巾。
尾联表达豪迈旷达之情,以情深意长的幽默口吻作结,劝慰对方。
4.怎样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千古佳句?
这两句的意思是:(只要)四海之内有着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千万里,也如近在咫尺。这句诗是全篇的中心所在。作者将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进一步劝慰友人不要为离别而悲伤,而要心胸豁达,坦然对待。两句诗说出古今几千年来人们的共同心声,成为了千古佳句。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与友人的惜别之情,深厚情意。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资料介绍
1.孟浩然(689--740),襄阳人(今湖北襄阳)。早年闭门苦读,曾隐居鹿门山。四十岁到长安应进士举,不第返乡,东游吴越。开元25年(737)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应聘为从事,但不到一年即辞职返乡,两年后病故。孟浩然一生主要是隐居,写下了许多山水田园诗,首开唐代山水田园诗歌创作的先河,与王维并称“王孟”。这是孟浩然游历长安时赠给张九龄的一首诗,希望得到丞相的提拔和录
2.背景介绍: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
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朗读,感知诗意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湖水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在家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