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國古塔大全(三十二) 【四川、重慶】
中國古塔大全(三十二) 【四川、 重慶】 ★★★還舊樓主
2010 年 11 月 14 日收集整理★★★
古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古塔为
祖国城市山林增光添彩,塔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矗立在
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誉为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塔,源
于古印度兴建的年代,一说佛陀在世时王舍城有一位孤独长
者就已开始,建造用以供养佛陀的头发、指甲来表达人们对
佛陀的崇敬。一说是佛陀湟磐后才建造,用作安置佛骨舍利
的塔,梵文音译 #8220; 施堵坡 #8221; (Stupa )巴利文音
译#8220; 塔婆 #8221; (Thupo ),别音 #8220; 兜婆
#8221; 或称 #8220; 浮屠 #8221; 汉文意译为 #8220; 聚
#8221; 、 #8220; 高显 #8221;#8220; 方坟 #8221; 、 #8220; 圆冢 #8221; 、 #8220; 灵庙 #8221; 等,另有 #8220; 舍 利塔 #8221;#8220; 七宝塔 #8221; 等异称。
四川
、四川邛崃镇西山南麓大悲院石塔
邛崃石塔坐落在四川省邛崃县西南约 50 公里的镇西
山南麓高兴乡石塔寺内。寺原名为大悲寺。寺内有座石塔,
故塔名称邛崃大悲院石塔,塔的全称是 #8220; 释迦如来真
身宝塔 #8221; 。寺始建于南宋乾道五年(公元 1169 年),
为唐宋古刹,曾经历代多次改建修缮,面目全非,只有正殿
是明代建筑,塔始建于南宋乾道八年(公元 1172 年)。
塔在寺前山门外,距山门约 8 米,处于寺内建筑中轴延
长线上,通高 17.8 米,全部用红色砂岩砌筑,平面四方形,
为 13 层密檐式。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高约 4 米,分基台和基座两部分。基台由于平整的条石砌成正
方形平台,露出地面部分约 0.5 米,边长约 6 米,分立四天
王像,含有四大天王托塔之意。基座双重须弥座,高约
3.5
米,中间是束腰,以间柱分为三间,柱间浮雕海堂曲线形壶
门三个,内有阴刻牡丹、莲荷等线条的花卉,繁简相宜,线
条流畅,是不可多得的宋代花卉图案雕刻佳品。双重须弥座
上雕有纹饰和佛龛,须弥座束腰上面装饰着仰莲瓣花纹,上
层须弥座直接叠在下层的须弥座的上枋上。这种佛塔基座是
典型的宋塔风塔,高大的须弥座上托着第一层塔身的附阶回
廊,回廊同须弥座一样宽大高耸。座上有回廊,四面用
12
根八方形石柱托起微翘的四角攒尖房盖。第一层塔身的龛门
上,以石刻叠涩 8 层挑出,与须弥附阶檐柱共同支托起第一
层宽大的塔身,塔檐为石砌四角反翘。这种建筑结构,国内佛塔所罕见,表现了南方建筑的特点。第一层塔身以上,出密檐 12 层,相距很近。塔檐均以石刻叠涩挑出。塔身底层较高。约 4.1 米,四面均有佛龛 ,龛内供四方佛 ,龛楣题
匾:#8220; 释迦如来真身宝塔 #8221; ,佛塔四面都一样,东、西、北三面上款题: #8220; 勅赐大悲院兴建石塔僧安静记 #8221; ,南面的上款为: #8220; 大宋壬辰乾道八年秋兴建石塔僧安静记 #8221; 。第二层以上塔身伸出,腰檐由
整石凿成,四角反翘。每层间均辟有 3 个小佛龛,用以替代
门窗。整个塔身外观,从第二层起到第六层每层略为增大,而从第七层到十二层逐层收小。塔身中段微凸,略呈梭形,
显得格外流畅挺拔,塔刹高 1 米。在塔顶置覆钵两重,上置
葫芦宝瓶。唐宋塔的塔刹本是十分讲究的,但大悲院石塔的塔刹与整座宝塔的建筑风格极不协调。明正统年间(公元
1436 ~ 1449 年)因 #8220; 寺殿凋零,塔顶毁败 #8221; ,寺僧荣昌 #8220; 自己衣食之资, 竭志用心修整 #8221; 。这个塔刹是明代配装,其质量尚差。
邛崃石塔在造型和雕刻艺术,以及寺塔布局上均有独到之处,对研究我国佛塔建造史与构造艺术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大草原邓登曲登佛塔
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itle=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align=center
邓登曲登佛塔——降魔塔,位于色达县的色柯镇,距
县城 1.5 公里。该塔始建于藏历铁猪年( 1913 )。据传,此
塔是色达年龙寺的空行母托梦于色达瓦须世袭头人嘎夺和
喇嘛索郎罗吾,为镇妖驱邪、消灾解难、普渡众生、太平兴
旺之预言而主持修建,是为四川省最高的藏传佛教宝塔。
建成后的塔基包括外围经房 100 米,高 52 米,共
9 层,石木结构。 主体建筑内圆外方、 外圆内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