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代的敕和敕谕
发布日期:2016-03-02
陈时龙
明代皇帝最常用的两种公文是诏和敕。凡重大的、需要百姓周知
的事情用诏书,一般的事情如指示和任命则用敕。诏须公开,而敕相
对私密,乃是针对小范围群的体。在实际用途上,敕的 用比诏更广
泛、更常见。然而,关于敕尚有许多问题并不清楚。人们也经常将敕命、
敕和敕谕混为 谈。例如,明人徐师曾(1517-1580)在《文体明辨序说》
中说:“今制诸臣差遣,多予敕行事,详载职守,申以勉词。而褒奖责让
亦用之,词皆散文。又,六品已下官赠封,亦称敕命,始兼四六,亦可
见古文兴复之渐云。”在徐师曾的这段话中,实际上将涉及授官任命
的敕、褒奖责让的敕谕以及考满赠封的敕命放到 齐讨论了。当然,至
于敕、敕谕、敕命三种文书在渊源上是否有一定的关联,是另外一个
问题,但就实际公文运作上看,敕、敕谕与敕命在形制及行文格式上
还是有不小的区别的。敕命保存的实物较多,一般以“奉天承运皇帝敕
曰”起首,与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起首的诰命属于同 类文书,比较
容易辨析,且在政治运作中的实际意义不大。以下仅就敕和敕谕这两
种在明代行政中具有相当重要地位的文书进行分析。
敕与敕谕,无论在形制上,还是在用宝上,都有区别。明人叶盛(14
20-1474)《恭题家藏敕书外封后》记载说 :
1
皇朝凡敕旨下颁,出自圣制亲御翰墨者有数。褒嘉封赠诰敕有定
制,此外多词臣代言,中书舍人报笔,用内造金龙笺书,御宝各因其事
而不同。制谕方白纸书,识“制诰之宝”。次则皆龙文缘边黄纸书。敕谕
识“敕命之宝”,敕识“广运之宝”,而敕谕纸稍宽。其外封纸袋则悉识牙
刻丹符,其文曰:“丹符出验四方”。若吏部升官手敕,亦识“广运之宝”,
制俱小,不封,止用纸围外,或署上字,则上所亲授。洪武中有敕、符、
手诏,今所见惟此,尊称之者,通曰敕书云。臣盛自兵科都给事中正统
十四年十一月被敕开封公干,至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成化三年
九月以礼部之命敕召还朝,中几二十年,所奉御敕颇多,然多即时缴
进,亦有同事之臣所同受命,以故多留他所。若臣所当收存御敕,别为
庋阁而遵奉之。其外封则皆谨藏于家,间用敕旨录白,各置其前,装潢
成卷,加之什袭,示不敢亵也。……此所谓敕书外封,题识各不同。御
前面受者,止签粘及一封字在外;出迎而受者,有封袋,上皆有三丹符,
外有签贴封字。……成化四年春正月十三日大祀庆成后嘉议大夫礼部
右侍郎臣盛谨书。
叶盛提到了四种文书:(1)制谕,用方白纸书,识“制诰之宝” ;(2)
敕谕,识“敕命之宝” ;(3)敕,识“广运之宝” ;(4)吏部升官手敕,制俱小,
识“广运之宝”。叶盛还提到,这四种文书在叶盛撰作此文的成化四年(1
468)之时似乎已然区别不大,“通曰敕书”。至于这些敕书的用纸,从
现存的敕与敕谕看。敕似乎只用“龙文缘边黄纸”书写,而敕谕则既有
使用“内造金龙笺”书写,也有用“龙文缘边黄纸书”的情况有。之外,另
2
两种文书“制谕”及“吏部升官手敕”现在见不到原物,暂不讨论。以下仅
就现存的几通敕和敕谕进行讨论。
二
国家博物馆藏有明代弘治皇帝于弘治四年三月初四日颁给云南
布政司左参议洪汉的一道敕书。敕书全文如下:
敕云南布政司左参议洪汉:今命尔前往云南,专一管理大理等府
新兴等场银矿,照依成化九年额数,每岁闸办银课。尔等须协从提督
太监,酌量矿脉多少、民力难易,彼此相济,从容行事,勿致急迫。其
府、州、县委官,仍听尔等选择,务在停当。如有官吏人等生事科扰,或
矿夫顽猾乘机窃取,及豪势之人妄势横为, 拏 问者即便拏 问, 奏
请者奏来区处。大抵朝廷欲取天地自然之利,以足国裕民,非因以虐
民也,尔须持廉秉公,正己率下,体念民情,加意抚卹,使人乐于趍事,
国课不亏,庶副委任。如或纵容官吏人等,徇私图利,妄生事端,因而
骚扰,激变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