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高中语文_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 教学目标: 1、分析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人物形象 2、学习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各种方法 3、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提高鉴赏小说的能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人物形象 2、学习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各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十九大精神——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有着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世界文明不断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的传统文学如浩瀚海洋,优秀的作品数不胜数,其中四大名著一直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而《红楼梦》更是众多作品中的一颗耀眼明珠。所以我们应该拥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去把我们的传统文化不断的发扬光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有独特的历史、我们有独特的文化,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去研读我们的作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 出示教学目标 1、分析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人物形象 2、学习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各种方法 3、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提高鉴赏小说的能力,弘扬中华民族 三、回顾复习小说的三要素 1、板书:小说的三要素:环境 贾府 人物 林黛玉 主人公 情节 进 线索 2、从情节入手领着学生梳理路线图 概括出外祖母家与别家有哪些不同 外观宏伟 布局讲究 陈设华贵 服饰非凡 气质骄矜 仪节考究 4、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哪些( ) A.为人物活动情节展开提供场景。 B.展示日常生活情景,显示贵族生活的豪华奢侈。 C身份地位的象征,人物关系的显现。 D人物个性品格和生活情趣的写照。 四、人物形象分析 1、思考:分析作者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林黛玉? 生1:第一段“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点拨:小心、谨慎、自尊 心理、动作 生2:第四段“黛玉年貌虽小,其言谈举止不俗……自然风流” 点拨: 标致 体弱 外貌、侧面 生3:第五段“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点拨:美貌 侧面 生4:第七段“舅母爱惜赐饭……望舅母见谅” 点拨:得体 懂礼数 谨慎 语言 生5:第九段“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 点拨:处处小心 时时留意 举止得体 动作 生6:第十段“黛玉料定这是贾政之位……便向椅子上坐了” 点拨:处处小心 时时留意 举止得体 动作 心理 生7:贾母问黛玉念何书 黛玉答念了四书 宝玉问黛玉念何书 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识几个字 点拨:多虑 敏感 语言 最后总体概括总结出黛玉人物形象特点和人物塑造方法 分析王熙凤人物形象 (1)播放一小段相关视频 (2)问:分析王熙凤身上哪个特点你印象深刻? 写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性格泼辣 深受宠爱 绘肖像:头饰、服饰、容貌 浓妆艳饰 贪婪俗气 炫耀自己 地位显赫 姿容俏丽 见黛玉:恭维-拭泪-转悲为喜 察言观色 机变逢迎爱耍手腕 回王夫人:我先料着了 我已预备下了 玲珑精明干练 分析贾宝玉人物形象 (1)对贾宝玉性格的刻画 出场前的侧面描写 孽根祸胎 混世魔王 疯疯傻傻 顽劣异常 极恶读书 内帷厮混 出场后的肖像描写 面如敷粉,唇若施脂 转盼多情,语言常笑 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 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2)《西江月》 二词的评判 潦倒不通世务, 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 于家于国无望。 (3)宝玉摔玉 反抗天命 鄙弃世俗 蔑视权贵 行动 语言 4、(1)年貌虽小,举止不俗,身体面庞虽怯懦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众人眼中的黛玉 (2)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 王熙凤眼中的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 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学习侧面描写方法 进一步深入让学生感受掌握人物互相法 互现法,《史记》创造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即将一个人物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者将同一事件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这种方法的运用既可以保证各篇自身的统一完整,倾向鲜明,又可以使每篇之间相得益彰。 教师个人工笔画展示,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结语: 弘扬传统文化 树立文化自信 红楼梦就如一部百科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