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落实文言字词的积累,能独立翻译重点语句;
2、体会作者感情及其变化;
3、理解作者深沉感叹中暗含的对生命的感悟。
二、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痛”再“悲”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3、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三、课时设计: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笔,在中华文明的传承过程中可谓居功甚伟,她书写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司马迁用她写就了“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史记》;李白用她写就了半个盛唐;王羲之用她写成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兰亭集序》,感受宴游之乐,体味生死之痛。
2、文体简介
序也叫“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书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本文是王羲之为《兰亭集》这部诗歌集子所写的序言。
3、作者及作品简介
(1)、王羲之其人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后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2)、《兰亭集序》的由来: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集友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举行集会,作曲水流觞之饮。当时要求与会者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事后将这些诗汇集成册,题名为《兰亭集》,由王羲之作序,写成本文。
据说《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在集会上半醉状态写的,他对《兰亭集序》这篇作品非常满意的,他后来又写了几遍,但都不及这一遍好。他曾感叹说:“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因此,他自己也十分珍惜,把它作为传家之宝,一直传到他的第七代孙智永。智永少年出家,酷爱书法,死前他将 《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和尚对书法也很有研究,他知道《兰亭集序》的价值,将它视为珍宝,藏在卧室梁上特意凿好的一个洞内,从不示人。
后来,辨才认识了一位酷爱书法的书生,因志趣相投,关系密切。这位书生藏有许多前朝、当世书法名家的书法作品,不时与辨才欣赏。有一天,书生让辨才欣赏几件宝贝,小心翼翼地拿出来一看,是王羲之的书法真迹。辨才看后,不以为然地说:“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迹倒不差。”书生忙追问是什么帖子,辨才笑而不言,从屋梁上取下真迹给书生看。书生一看,是《兰亭集序》真迹,随即纳人袖中,同时向辨才出示了唐太宗的有关“诏书”。辨才此时方知上当。
原来唐太宗李世民喜爱书法,尤爱王羲之的字。他听说王羲之的书法珍品《兰亭集序》在辨才和尚那里,便多次派人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为智取。那位书生便是监察御史萧翼。辨才失去真迹,非常难过,不久便积郁成疾,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太宗死后,《兰亭集序》随葬,五代十国时,太宗墓被盗,从此《兰亭序》彻底失传。今天我们看到的都是太宗时期的临摹本。尽管如此,人们还是能从中看到它的风姿和神采。
4、展示《兰亭集序》的书法作品。由美篇引入到美文。
听录音,感受课文的韵律美,体味作者的情感变化。
师:同学们,美不美啊?听懂了吗?感受到作者情感变化了吗?
生:感受到作者情感变化了,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但是,有些语句还不太明白。
师:不要紧,不明白的语句,我们反复地读它几遍试试。反复的读一读自己静听过程中无法理解的语句,借助课下注释仔细揣摩,积极请教,大胆质疑。
学生质疑,老师点出重点字词、句式。
【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会面
【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文章 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诸怀抱
古:胸怀抱负。 今: 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7、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地理_工业区位因素教学课件设计(精选2).ppt
- 高中思想政治_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2).doc
- 高中生物_走进细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走进细胞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生物_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生物_遗传定律习题讲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遗传定律习题讲评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英语_Simon Wakefield's Yunnan Diary 读写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Simon Wakefield's Yunnan Diary 读写课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兰亭集序》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可以预约的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可以预约的雪》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四世同堂》阅读过程指导▁语文▁高中▁邱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四世同堂》阅读过程指导▁语文▁高中▁邱琦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垓下之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垓下之战》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将进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3).doc
- 高中语文_《将进酒》教学课件设计(精选3).ppt
- 高中语文_《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