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_信息技术发展历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信息技术_信息技术发展历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7 【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发展史_信息技术_高中__ 复习案: 1、信息的特征包括(载体依附性,传递性,共享性,真伪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可处理性) 预习自测: 1、信息技术至今有( )次革命。 2、人类信息技术第一次革命是( )。 3、在人类信息技术革命中哪次革命属于根本性革命? 4、文字的产生和使用,首次超越了( )和( )的局限。 5、( )的发明和使用进一步突破了时间6、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革命是第几次,是什么? 探究案: 1、在肢体描述游戏过程中,体现了信息的哪些特征?肢体描述的不足之处? 2、语言产生和应用中,其特征描述的关键词语是什么? 3、通过语言传递游戏,体现了信息的哪些特征,讨论语言存在不足之处? 4、文字的产生相对于语言,在哪些方面有突破? 5、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相对以前文字刻在石头、骨头和龟壳上,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增强? 6、电报电话电视广播的出现,你认为在哪一方面有了更大的突破? 7、当今社会的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结合,那么以后的发展趋势又是如何? 小 结: 信息的发展趋势 信息的发展趋势 训练案:下列成语或典故中体现了信息的哪些特征: 1、一人计短,二人计长( ) 2、孙膑“减灶退敌” ( ) 3、诸葛亮“空城计”( ) 4、老黄历看不得( ) 5、一传十、十传百( ) 6、玉不琢,不成器( ) 7、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 8、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 9、蒋干盗书( ) 10、“红灯停,绿灯行” ( ) 11、小王是个应届毕业生,有一天他看到有个招聘信息,于是马上到招聘单位进行应聘,谁知道单位负责人却跟他说招聘日期已过。这里体现了信息具有(???) 12、信息技术至今有( )次革命。 13、人类信息技术第一次革命是( )。 14、在人类信息技术革命中第( )次革命属于根本性革命? 15、文字的产生和使用,首次超越了( )和( )的局限。 16、( )的发明和使用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7、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革命是第( )次,是( )与( )的结合。 教材助读: 甲骨文,又称“ 契文”、“ 甲骨 卜辞”或“龟甲兽骨文”。 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 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 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 占卜记事而在 龟甲或兽骨上 契刻的文字。 殷商灭亡 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 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 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 汉字”。现代 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造纸术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是用以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错的组合,初步脱水,再经压缩、烘干而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印刷术 印刷术是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 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源自 道家的 雕版印刷,它活跃于 隋朝的雕版印刷,经 宋仁宗时代的毕昇发展、完善,产生了 活字印刷,并由 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印刷术先后传到朝鲜、日本、 中亚, 西亚和欧洲地区。 云计算 云计算: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种,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 【学情分析】信息技术发展史_信息技术_高中__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史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要真正具体的概括到每次特点,以及相对其他几次革命区分度上,学生做的不是很理想。培养高中生能够正确的概括所学知识,并联系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培养他们个人的信息概括能力。 鉴于此学期引入信息发展史的活动和案例,并采用情景导入、案例学习、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等方式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探索和体验,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史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形成一定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激发参与学习讨论的热情,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效果分析】信息技术发展史_信息技术_高中__ 1、课堂气氛活跃,对该知识点从感性上乐于接受,而且接近现实生活。 2、知识方面,对于贴近生活的案例举出能力有欠缺,不能很好的融入生活。 3、技能方面,具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