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古典诗词中的“梧桐”意象说略.docxVIP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古典诗词中的“梧桐”意象说略.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诗词中的“梧桐”意象说略 梧桐, 作 一种普通的 木,有其自然属性, 但当它 入 人的笔下, 并融入了 人的 主 情思和 美理想 , 就由一个普通的自然物象 , 成了一个 涵丰富、 寄寓深广的意象。 中国古典 中“梧桐”意象的情感 涵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 一、寓意高 的品格 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种高 而灵异的 , 凰非梧桐不栖, 而且梧桐木 ,是制琴的良材,故梧桐在古 中常用来象征美好高 的品格。 例如,《 ·大雅·卷阿》中有“ 凰 矣,于彼高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高 圣 的 凰,只 梧桐 栖息,可 梧桐的高 与非凡。此 人用 凰和 于山 , 梧桐身披朝阳茂盛生 , 来象征品格的高 美好。 从此, 以梧桐寓意高 的品格成 世人的共 ,至今民 流 着 的 :“栽下梧桐 ,引来金 凰”。 唐代虞世南《蝉》:“垂緌 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 ,非是藉秋 。”蝉居住在高大疏朗的梧桐上,因此它的声音能 流 清亮、响 四方。 首咏物小 ,托物寓意, 以高大挺拔、 叶疏朗的梧桐 蝉的栖身之 , 写出了蝉的高 , 自己 美好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唐人李伯 《桐竹 燕公》: “ 栖桐不愧, 食竹何 。”王昌 《段宥 孤桐》: “槁叶零落尽,空柯 翠残。虚心 能 ,直影非无端。”北宋王安石《孤桐》:“天 自 森森,孤高几百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老根弥 ,阳 叶更阴。”皆是借梧桐象征品性高 的名句。 二、寓意忠 的 情 在中国古典 中, 花木禽 常被用来象征 情。 据云梧桐雌雄异株, 梧 雄, 桐 雌,梧桐共 共老,同生同死,因此 文中常以梧桐作 伉 情深、忠 情的象征。 代 府民歌《孔雀 南 》末段: “ 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中有双 ,自名 。仰 相向 ,夜夜达五更。”此 就化用了梧桐的 一意 ,既寄寓了人 忠 不渝的 情的企盼和 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求,同 也表达了人 残酷 的不 和 慨。 唐 中的梧桐意象更是 含了丰富的 情意 。例如, 祜的《琴曲歌辞·司 相如琴歌》:“ 兮 兮非无凰,山重水 不可量。梧桐 阴在朝阳,濯羽弱水 高翔。”此 , 梧桐是彼此相 的 凰向往追 的地方 , 是 情的象征。李商 的《丹丘》:“青女丁宁 夜霜,羲和辛苦送朝阳。丹丘万里无消息,几 梧桐 凰。” 人借“梧桐 凰”写出 人思念 人的一片痴情。孟郊在《烈女操》中写到“梧桐相待老, 会双死”,以“梧桐偕老, 双死”写出了男女之 忠 不渝的 情。白居易在《 恨歌》中写到“春 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 ”,运用今昔 比写出了唐明皇李隆基 妃的刻骨相思。 1 宋词仍以梧桐来寄托情思, 诉说人类亘古不变的爱情苦痛。 其中最为动人的当数李清照的千古绝唱《声声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在“梧桐细雨” 这样美丽伤怀的意境中, 作者以词代声, 诉说着对丈夫赵明诚绵绵不尽的思念,读罢令人唏嘘嗟叹、悄然动容。 三、寓意悲秋愁情 在中国“天人合一” 的传统观念中, 大自然的四时变化与人类情感的喜怒哀乐是相通的。 四季之中,秋天万物凋零,最易触发人们的悲凉情绪,也因此, “悲秋”自古以来就成为骚人墨客吟咏不绝的主题。 古人素有悲秋情结, 而梧桐是典型的落叶乔木,风吹桐叶,雨滴梧桐,肃杀凄清。 诗人触景伤怀, 不由愁情顿生, 故而梧桐成了古代文人寄寓悲秋愁情的意象。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 梧桐意象频现, 常常和秋风秋雨组合在一起, 渲染孤独寂寥的意境,抒发凄凉的悲秋愁情。 例如 , 南唐后主李煜 《采桑子》 :“辘轳金井静, 梧桐晚, 几树惊秋。 ” 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宋代赵长卿《一剪梅》:“羁 馆残灯,永夜悲秋。梧桐叶上三更雨,别是人间一段愁。”陆游《秋思》:“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晏殊《踏莎行》:“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元代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都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借梧桐意象抒写悲秋愁情的名句。 四、寓意离别悲愁 悲欢离合本人是生常态,古典诗词中,古人常常借助“梧桐”意象抒发离愁别绪,而这离愁的内涵又是丰富多元的,其中有离国之愁,更有离乡之愁和离人之愁。 借梧桐意象抒写离国之愁的作品,最著名的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乌夜啼》: “无言独上 高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词人巧妙地把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意紧密熔铸为一体, 借助梧桐意象抒发了自己锥心刻骨的故 国之思、亡国之痛,感人至深。 古人喜欢在在庭院、 井栏边上栽植梧桐, 因此, 梧桐又常常被称为 “井桐” “井梧” 等,是家乡、家园的象征, 成为借以抒写离乡之愁的意象

文档评论(0)

188****78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