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我的童年》教学课件设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的童年 季 羡 林 童年是嫩绿的小草儿,充满了生机; 童年是早晨火红的太阳,充满了活力;童年是五彩缤纷的; 同学们的童年生活是无比幸福、充满快乐、自由自在的。那么季羡林先生眼中的童年又是怎样的?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文学常识。 2、品味朴素、细腻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 3、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艰辛困顿,懂得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季羡林(1911—2009),学者、翻译家、作家。山东临清人。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作者简介 预习检查 1、读准字音: 盐碱 龙肝凤髓 麦穗 溺爱 椽子 门楣 一垄 蹿房越脊 ji?n su? suì méi nì cuān jí chuán l?ng 肃然,恭敬的样子。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肃然起敬 万象更新 孤苦伶仃 相依为命 不以为然 家徒四壁 浑浑噩噩 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孤单困苦,没有依靠。 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浑浑:质朴淳厚。噩噩:严肃的样子。亦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2、理解词义 围绕“我的童年”,作者写了哪些人哪些事? 介绍了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父亲与叔父艰难的生活;我每天最高的享受;偷吃死面饼子的趣事;介绍我的启蒙老师;回忆童年时的小伙伴;交代我离开故乡的原因。 走进文章—感知内容 第一部分(1)总写作者对童年的感受。 第二部分(2—13)写我童年的生活。 第一层(2—10)交代我的生活背景,回忆童年在家乡的生活。 第二层(11—13)离开故乡,抒发思乡之情。 1、作者开篇即说“?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结合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如此形容自己的童年? 作者生于黑暗、混乱的旧中国,再加上家境贫寒,童年生活一直十分贫困艰辛,没有留下丰富多彩的美好记忆,所以说“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 合作探究—理解文本 2、作者的童年生活有什么特点?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作者的童年可以说是苦难的童年。作者出身的家庭极度贫穷,一年到头只能“啃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偶尔吃一回白面馒头如同吃“龙肝凤髓”一般,为了吃一块白面饼子,竟被赶到水坑中。作者在6岁时不得不离开家乡,离开父母,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无疑也是极为残酷的事。这些都是作者苦难生活的表现。 作者博学多智,说古道今,被奉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他对知识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去济南读书,扩大眼界增长才干,是他一生中最关键的转折点,否则今天仍然在故乡种地,可见拥有知识的好处。可十年文革打破了季老原有的平静生活,漫无期限的批斗与劳作使季老身心疲惫,让他深感知识的可怕,所以觉得没有知识反倒是好事,至少不会受到迫害。但他并没有消沉,而是以乐观的心态、坚强的意志熬过了那些黑暗的岁月,并坚持学习研究。 3、“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拥有知识是人生一大幸事,可作者为什么曾经觉得学识丰富反倒是坏事,宁愿过一个“浑浑噩噩但舒舒服服的日子”?如何理解作者对待知识的态度? 品味语言——悟感情 季先生的文章,文字虽平淡如水,而其中对生活的感悟却醇厚如醴。他的文章缺少棒喝、顿悟的讥讽,也没有惊世骇俗的警句,是本色的,不以机智和才智取胜,但文章处处闪现其真情、真实、真挚、真切。 1、只见她把手一卷,卷到肥大的袖子里面,手再伸出来的时候,就会有半个白面馒头在手中,递给我。 在奶奶那里讨“半个白面馒头”,对我这个在贫困家庭中长大,整天吃“红高粱面饼”的孩子来说,是“最高的享受,最大的愉快”了。表现了“我”吃到白面馒头时的满足感,更反衬出“我”幼年生活的困苦。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