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工程项目试验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宝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 B-C08 标 路基实验段施工组织设计 中铁二十四局西宝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 B-C08标工程经理部 2009年5月 30日 路基工程实验段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 说明 编制依据 1、《西宝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 2、《西宝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基底处理技术方案优化现 场会议纪要》 3、交通部颁布地现行高速公路施工规范、施工技术规程、技术标 准、质量评定标准与验收办法 . 4、对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进行踏勘所掌握地相关资料及及调查 . 5、我单位建设类似工程地施工经验、技术水平、管理经验、科技成 果及用于国家高速公路连霍(G30)西安?宝鸡改扩建工程施工队伍地施工设 备和技术力量情况 . 编制原则 1、 坚持实事求是得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 , 科学合理 , 经济适用地原则 在确保工程质量地前提下 ,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新 检测方法 . 2、 重视生态环境 , 在施工期间保证不发生水土流失 , 保证不破坏环境 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地方针政策 ,遵守法律法规 . 3、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顺序 , 做到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全面展开、 平行流水作业;正确选用施工方法 ,科学组织、均衡生产 . 各工序紧密衔接 避免不必要地重复工作 , 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序地进行 . 4、 严格执行招标文件明确地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 工程简况 1、工程总体概述 西安至宝鸡段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地一条横向线连云港 —霍尔果斯高速公路(G30)在陕西省境内地重要组成路段,同时也是陕西 省交通运输主动脉和“黄金干线”地重要路段 . 本工程起于西安市阿房宫 经西安市长安区、户县、周至县、咸阳市、兴平县、武功县 , 杨凌示范区 宝鸡市扶风县、岐山县、眉县、陈仓区、渭滨区 , 全长 144.76km. 2、水文地质 国家高速公路连霍(G30)西安?宝鸡改扩建工程 B-C09合同段位于关 中平原渭河走廊带 ,路线所经区域为关中盆地 ,南依秦岭,北连黄土台塬 ,渭 河横贯东西 .盆地两侧地形向渭河倾斜 , 由洪积倾斜平原、黄土台塬、冲积 平原组成 , 呈阶梯状地貌景观 . 西宝线沿渭河一、二级阶地设线 ,路线区域地形平坦 , 工程地质条件良 好. 一级阶地区地层岩性主要为上部亚粘土、亚砂土及下部砂、卵砾石层 , 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局部一级阶地上部存在软弱层 ,但层厚较小 . 二级阶区上 部普遍发育马兰黄土 ,下部为砂土、卵砾石土 , 除个别具 II 级自重湿陷性黄 土地段外 , 其余地层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河谷区包括主要包括渭河及其支流 , 河床及河漫滩主要为卵石、砾石和砂土为主 , 局部发育亚粘土和淤泥质土 , 地下水资源丰富 . 沿线地下水主要类型为潜水 , 地表水系较发育 , 但由于受到地形影响较 大, 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亦较大 .其中河漫滩地带最富水 , 其次是一级阶地地 带,二级阶地上地下水位较深,一般在30m以下,黄土梁塬地带地下水埋深较 大, 一般在 60m 以下.沿线地地下水因埋藏深 , 对路基稳定性无大地影响 .对 勘察区地地下水、地表水取样进行水质简分析 , 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 范》(JTJ064— 98)(按I类环境),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线穿越区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 . 冬夏较长 , 春秋较短 , 日照充 足,雨热同季,气温、降水年纪变化大 ,旱涝霜雹灾害多 ,四季变化分明. 3、 实验段工程简介 B-C08标段起止桩号 K218+47C?K236+450,路线全长17.98km,为四车 道改扩建八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车速120km/h,原有旧路宽24.5m,向两侧拓 宽为47m地双向八车道. 4、 工程地质情况 湿陷性评价表 湿陷段落 岩 性 湿陷 类型 湿陷 等级 地基土类及主要特征 K219+250--K219+750 黄 土 非自重 I级 (轻微) 上部为褐黄色亚粘土 ,厚6?11M下部为砂卵石 K220+500--K221+800 黄 土 非自重 I级 (轻微) 上部为褐黄色亚粘土 ,厚7?9M下部为砂卵石 K223+300--K223+800 黄 土 非自重 I级-II级 (轻微-中等) 上部为褐黄色亚粘土 ,厚6~8M下部为砂卵石 K225+300--K225+800 黄 土 非自重 I级 (轻微) 上部为褐黄色亚粘土 ,厚7?11M下部为砂卵石 K227+300--K227+800 黄 土 非自重 II级 (中等) 上部为褐黄色亚粘土 ,厚7?11M下部为砂卵石 K229+350--K230+000 黄 土 非自重 I级 (轻微) 上部为褐黄色亚粘土 ,厚6~9M下部为砂卵石 K230+000--K237+000 黄 土 非自重 I级-II级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