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 题 18. 古诗二首 《敕勒 歌》 课型 新授课
执 教 课时 2 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少数民族的民歌的特点。 2、学习动静结合体现草原的美的写
法。 3、运用细腻的描写方法刻画景物。 4 、体会大草原的壮美,感受
作者热爱草原的情怀。
教 学 重
点、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师复备
【预 习】
I. 教材助读
作者、作品简介
敕勒歌的作者斛律金,生于公元 488 年,他创作的作品,为后来
的文学研究者所重视,元明以来编辑的古诗选中大都有收录。北宋
诗人黄庭坚说它“语之奇壮如此,盖率道事实而已。”说明它源于
生活,朴实 自然。金代诗人元好问曾赞美它:“慷慨歌谣绝不传,
穹庐一
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II. 预习自测
1、 生字
敕勒 chìl è 穹 qi ónɡ庐 见 xi àn 牛羊 天似 s ì 笼盖 l ǒnɡ
2、一词多义
敕勒川 (平川、平原)
3、 词语
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平川。敕勒是古代一个游牧民族,北齐时居
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活动在今甘肃、内蒙一带。
阴山:就是大青山,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
穹庐: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形状像蒙古包。
苍苍:青色。
茫茫:辽阔,深远。
见:同“现”,呈现。
【探 究】
I. 质疑探究课文讲解
(一)文章主旨
这首敕勒歌风格奔放、 雄健朴质, 寥寥几句就十分生动地勾勒出内
蒙大西北独特的壮丽景色。 敕勒歌把古原野敕勒川的清新、辽阔,
把敕勒川所散发的山野草地的特殊气息尽收诗中, 宛如一幅草原放
牧的美丽画卷,可谓“诗中有画”。它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
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
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
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
(二)重点语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解析: 这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
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
牧草,显露出 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
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
寥二十 余字,就展现出我 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这是画龙点
睛的一笔,我们看到在苍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
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画面开阔无比,而又充满动感,弥漫着活
力。诗没有写人, 但读者不会不意识 到那遍布草原的牛羊的主人—
—勇敢豪爽的敕勒人。他们是大地的主人,是自然的征服者。只有
他们,才能给苍茫大地带来蓬勃生机,带来美的意蕴。在诗中,我
们不但感受了大自然的壮阔 ,而更重要的, 是 感受了牧人们宽广的
胸怀和豪迈的性格。那是未被农业社会文明所驯服、所软化的充满
原始活力的人性。
(三)文章思路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
下,将草原的背景衬庐, 笼盖四野” ,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 “穹
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 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
大草原 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
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
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
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
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四)写作特点
动静结合体现草原的美。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
四野,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
体的静态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试题-第一单元(有答案).pdf
-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第八单元教学设计19.棉花姑娘(20210109232909).pdf
-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第八单元教学设计19.棉花姑娘.pdf
-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第八单元教学设计20咕咚.pdf
-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第八单元教学设计语文园地八(20210109233018).pdf
-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pdf
-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20210110004339).pdf
-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pdf
-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教案(20210109233356).pdf
-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教案.pdf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三-古诗二首.pdf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二-古诗二首.pdf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五-古诗二首.pdf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四-古诗二首.pdf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课文(六)一课一练-19雾在哪里(有答案).pdf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课文(六)教案:--19.雾在哪里(20210110161817).pdf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课文(六)教案:--19.雾在哪里.pdf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文(二)5.玲玲的画课后作业.pdf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文(二)《4.曹冲称象》课后作业.pdf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文(二)一课一练-4.曹冲称象(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