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3课时作业-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检测-含解析.doc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3课时作业-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检测-含解析.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专题检测(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是对西方侵略者作出的最积极回应,是近代中华民族觉醒的重要标志,同时吹响了晚清军事向近代化迈进的号角。材料说明《海国图志》(  ) A.是一部军事科技专著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C.使国人反侵略意识觉醒 D.具有思想启蒙的价值 解析:《海国图志》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著作,并不是军事科技专著,故A项错误;《海国图志》中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并未付诸实践,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故B项错误;《海国图志》中体现了对西方侵略者的回应,并未使国人反侵略意识觉醒,故C项错误;《海国图志》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开端,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故D项正确。 答案:D 2.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次“思考”的“层次”变化是(  ) A.从技术到器物 B.从制度到思想 C.从制度到文化 D.从器物到制度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分析,洋务运动引进西方近代军事工业技术,在甲午战争后并没有改变中国落后面貌,之后掀起了戊戌变法,提出了进行政治制度改革,因此选D项。 答案:D 3.“康有为政治思想也是以儒家教义为主导的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一部分孕育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叛精神。”“反叛精神”主要表现在(  ) A.否定君主统治的权威性 B.要求实行近代民主政治 C.将维新思想付诸实践 D.借助儒家宣扬革命理论 解析: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借孔子权威宣传维新思想。材料中的“反叛精神”就是要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近代民主政治,故选B项。 答案:B 4.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皇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 B.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D.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是否废除帝制之争,结合“尚不知革命为何物”可知当时革命还没有成为社会主流,当时社会主流依然是改良,故选B项。 答案:B 5.下图是一幅民国四年的讽刺漫画:戴着清朝乌纱帽,象征着帝王的龙,用其爪子钳住了象征着新生民国的青年。这幅漫画反映了(  ) A.清朝残余势力卷土重来 B.立宪制度得到民众支持 C.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要性 D.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雄厚 解析:民国四年的这幅讽刺漫画说明了在1915年专制思想在中国依然势力强大,因此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思想解放运动,故选C项。 答案:C 6.“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蔡元培的这一方针,在当时的积极作用是(  ) A.缓和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矛盾 B.鼓励了新思想、新文化的发展 C.消化吸收了尊孔复古思想 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蔡元培办学方针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信息“无论何种学派”“听他们自由发展”可知这是他的“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这鼓励了新思想、新文化的发展。 答案:B 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80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这表明,先进的中国人(  ) A.借助西方文明应对工业文明的冲击 B.学习西方“器物”来维护封建制度 C.吸收西方启蒙思想以革新政治体制 D.引进民主和科学来改造传统文化 解析:“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自由、平等、博爱”和“民主和科学”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自救,故A项正确;“器物”维护封建制度只符合“中体西用”,故B项错误;吸收西方启蒙思想以革新政治体制只符合自由、平等、博爱,故C项错误;引进民主和科学来改造传统文化只符合“民主和科学”,故D项错误。 答案:A 8.有一位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说:“凡道理、智识、文学样样都该学外国人,才能生存于20世纪,做一个文明人。”这反映新文化运动(  ) A.孕育了维新变法思想 B.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C.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D.存在全盘肯定西方文化的倾向 解析:材料信息体现的是新文化运动中对外国文化的态度,即全盘肯定。 答案:D 9.20世纪初期,中国有一人满怀信心地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五四运动时期他写了(  ) A.《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B.《庶民的胜利》 C.《狂人日记》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解析:根据材料中“20世纪初期”“赤旗的世界”得知是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