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3课件-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单元优化总结.ppt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3课件-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单元优化总结.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优化总结 时空 坐标通览 构建 知识网络 专题检测(三) 核心 要点归纳 专题一 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重要阶段 中国社会思想的近代化,经历了由器物学习到制度学习再到思想文化学习三个重要的阶段,这些阶段性特征的生成,既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整个世界紧密联系成为一个整体过程中西方对中国的冲击与影响的必然结果。三个阶段之间存在继承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贯穿始终的主线是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 阶段 时间 主要内容 代表人物 指导思想 特点 第一阶段 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时期 器物(西方物质文明) 林则徐、魏源;洋务派 “中体西用” 用西方先进的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挽救民族危机;停留在“器物”学习的表层阶段,并未触动封建制度和旧文化的根基 第二阶段 中日甲午 战争后到 辛亥革命 时期 政治制度(西方政治文明) 康有为、 梁启超; 孙中山 由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发展为三民主义 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已发展到学习西方“制度”的深层阶段,但对封建文化没有进行全面彻底的批判 阶段 时间 主要内容 代表人物 指导思想 特点 第三阶段 新文化运 动时期 思想文化,既包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也包括无产阶级思想文化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鲁迅等 前期是民主和科学,后期是马克思主义   前期彻底否定封建传统,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上已深入到“思想”的核心阶段,但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倾向;前期没有与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 专题二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征 1.阶级广泛:在探索救国救民和强国的道路上,社会各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无产阶级等,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斗争和探索。 2.目的明确: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主题就是为了实现中国的独立、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联系,体现了强烈的反侵略性质。 3.层次鲜明: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技术)到“制度”(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再到“思想文化”(民主、科学)这样一个不断深化的历程,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4.阶段清晰:从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习西方的“器物”(技术);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学习西方的“制度” (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新文化运动前期,资产阶级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5.发展曲折:各阶级或阶层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吸取教训,继承发展。 专题检测(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