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新课标下历史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彭凌青 赣州市水南中学
人文主义精神就是人类对自身价值的肯定。现代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张扬个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对科学的追求和对自身完整人格的塑造。教育就是要发展人,培养人,在教育中体现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追
求,是一种珍视人的个性而又全面发展的精神, 它并不是一种具体化的东西,而是一种智慧,一种不仅是思想性的, 而且是行动性的智慧。人文精神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 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 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和意义的精
神。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就是吸收东西方教育的精华, 既体现科学精神的创造性也体现道德修养的塑造性。
一、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历史教学内容体现人文精神。历史作为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其
自身的发展就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 人是社会活
动的主体,有了人,社会才变得丰富多彩,只有人类才会用行动书写
历史。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历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类发展史, 历史本
身也证明了人的伟大作用。 凡是认识到人的力量, 以人为本地采取相
应政策的国家才会走向富强,反之,泯灭人性的存在、蔑视人的力量
的时代终究会被历史吞没。 从中国历史来看, 历代初期的几位皇帝都
很注重人民的生活,实行与民休息,国家便逐步走向繁荣, 光武中
兴 、 贞观之治 、 康乾盛世 的出现都是这个道理。但随着统治者个人权力的膨胀,横征暴敛、鱼肉百姓的政策相应出台,最终使国家走向灭亡。秦末农民大起义、黄巾军起义等,人民都以自己的方式展现人对历史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历史是人创造的,在人类历
史的发展过程中, 人是社会兴衰的动力、 社会前进的必要因素。 因此,人文精神应当贯穿整个历史教学内容的始终。
二、历史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途径
创新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从历史人物的事迹入手, 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的创新。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可通过哪些途径来实施呢?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历史史实可以作为榜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的能力。例如: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创造性地提出 皇帝 一词,并延用后代;他统一的度量衡、货币成为后代商品交换的标准;他修筑的长城成为几百年来中国人抵御外辱的重要手段。董仲舒提出 天人合一 ,就是对孔子等先秦儒家思想的改进与创新;宋明理学又是对汉唐以来儒学的创新。 即使在同一朝代同一时期也分不同的学术派别, 各学派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特色, 展示着自己的创新。
(二)从历史人物的评价来看,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出发,从一个角度评价历史人物。这同样有利于学生个性自由地发展, 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但不同的角度却有同一标准,那就是历史史实。如对南唐后主李煜的评价,如果从政治家的角度来看他是个荒淫无道的君王;从文学家的角度来
看,他却是才华横溢的词人;从社会学家的角度来看,他又是中国 小脚 制度的始作俑者。不同的时代对历史人物有不同的评价,例如
岳飞,今天我们认为他是民族英雄,但在当时──一个非常推崇 内
圣 的时代,他却被一些人指责为急功近利。不同的角度最终会形成不同的结论,这都体现着学生的个性自由,有利于创新教育。
(三)从研究性学习来看,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方
法,学生可以通过不同主题的选定来学习同一阶段的历史。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个性的塑造。 例如,以新课标中中国古代史部分 ( 三) 统一国家的建立为例, 这一部分
主要 述秦 史。在 段 述中我 可以采用研究性学 的方法,
学生自己 。 有的学生喜 政治 云的 幻, 他可以从秦
六国入手,探索秦建立的政治机制以及以后秦巩固国家机器的措施,
直到秦的 亡、 的建立。有的学生喜 外交 云,他可以从秦的
交近攻 立 ,研究到楚 争中刘邦收 人心??如此等等,从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 可以立出不同的 , 他 都会在 个学
程中 上自己的个性, 每段 史的掌握都有个人的 解, 同 也完
成了 一段 史内容的学 。
( 四) 从 史教学的手段来看。随着 代科技的 展, 代化的教
学模式打破了 去教 、黑板、学生的教学形式。采取 多更加生
活 的 堂教学。多媒体教学、 代的情景教学、快 学 和一些新
的教学方式的探 、新的民主的 生关系等,都是 人的一种关注,
人文精神的一种体 ,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之,人文精神既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其指 思想。但
是在具体的 史教学中, 多人仍把人文精神理解 文科教育 ,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沪科版教案12.5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课.docx
- 河北省中考英语一轮复习第一篇教材梳理篇课时训练12Units78八下练习冀教版57.docx
- 河北省石家庄中考英语总复习动词专项练习.docx
- 河北省石家庄中考英语总复习情态动词专项练习.docx
- 河北省石家庄中考英语总复习被动语态专项练习.docx
- 河北省邯郸市语文中考名师预测仿真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 河南省中考英语总复习易错题型集训234106.docx
- 河南省中考英语总复习第1部分教材梳理九全第20节Units910课时作业.docx
- 河南省中考英语总复习第1部分教材梳理八下第11节Units12课时作业.docx
- 河南省中考英语总复习第2部分语法突破专题11简单句和主谓一致试题3476.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