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教学目标
1、了解陶弘景、了解南北朝时代背景。
2、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欣赏不同文人笔下山川之美。
3、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
教学重点
诵读并联想,进入诗文的意境,欣赏不同文人笔下山川之美。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阅读,能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学习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毛泽东词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纵观古今,大抵如此,正所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吾虽不见古时景,美景依旧文字中。今天,我们不妨就文字穿时空,梦回千年,去赏风景,体情怀!
请先翻到10课,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板书课题)
二、入课题,知人论世?
屏显 1 (生读)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既表明自己所好,又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屏显 2 (生读)
《答谢中书书》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是 陶弘景写给朋友的一封书信。文题中的“答”是“回复”“写给”的意思。“谢中书”,即谢征。
谢答中“书”书:与“中”合用为官职名;谢答中书“书”:书信。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三、初读感知
屏显 3 学习活动 吟读———感受文中的美景
吟读之前,在书中勾画出这样几个地方。
(“颓”、“欲界”、“康乐”、“与yù”)
“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被封康乐公。
“与yù”这里本意是“参与”,引申为“欣赏”。
1、学生齐读课文。
2、发现问题,指导朗读。(节奏、作者心情)
(师:现在老师就要考考大家了,请划出短文的朗读节奏。)
屏显 4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明确:注意到读音和节奏的正确把握。 需要注意一点“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注意停顿应在“有”字后面。
四、入意境,赏美景
1、思考问题:文中美景如何呢?说说你你看到的美。(师生交流。)
2、师归纳,美之所在:
屏显 5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意境优美,情怀高雅。
比肩高士,人生大乐。
我国古代有太多以自然山水为题材的优秀篇章,与自然融为一体是这些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又融入自己的细腻情思,山水便有了性情,自然便有了生命。
当然他们又深谙“诗中有画”妙处,在写作技法上妙笔生花。
屏显 6 课中写作技法(一)“诗中有画”语言营造画面感
选取的景物讲究结构布局、色彩处理,通过远近、明暗、虚实、浓淡、藏露、疏密等对立关系的和谐统一表现,实现景物的立体感、层次感。
屏显 7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明确)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有画一样的构图,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在色彩上也很丰富。
屏显 8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明确:
屏显 9 课中写作技法(二) 绘景写物,抓住特征
描写中能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注意到在不同的时间内(晨昏、四季)景物的变化;注意动与静的搭配。
屏显 10 《三峡》 郦道元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 通:缺;)
明确: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逆流而上) (夏:水涨流速,大、快)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山献〕(yǎn):极高的山峰) (春冬:水退潭清,风景秀丽)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秋:水枯气寒,猿鸟凄凉)
五、景语皆情语
屏显 10 学习活动(二)说读———体会作者的情怀
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情景交融,有情有景。
屏显 11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明确:灵运之后无人赏,吾辈却识乐趣处。
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体现了作者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英语教案_M8U1Theysangbeautifully(文档1).doc
- 英语教案_ Meet-my-family公开课教案.doc
- 英语教案_M8U2教案.doc
- 英语教案_makeabananamilkshake(文档1).doc
- 英语教案_MayIspeaktoMary(文档1).doc
- 英语教案_Meet-my-family公开课教案.doc
- 英语教案_Meetmyfamily(ALet'slearn)(文档1).doc
- 英语教案_MeetmyfamilyALet'slearn(文档1).doc
- 数学教案_MicrosoftWord(文档1).doc
- 生物教案_mianyi文档(3).doc
- 道德与法治教案_ MicrosoftWord97-2003文档.doc
- 英语教案_Module3Unit2t教案.docx
- 英语教案_Module6Hobbiesjiaoan(文档1).docx
- 英语教案_Module6HobbiesUnit1教学设计.doc
- 英语教案_Module6unit3(文档1).doc
- 英语教案_Module7Unit1Hecan'tsee.(文档1).docx
- 英语教案_Module9Unit1(文档1).doc
- 数学教案_MS-备课方式图文2(三角形三边关系).doc
- 英语教案_ Myclassroom(文档1).doc
- 英语教案_MyClassroom(文档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