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_(欣赏)森林与小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小学音乐_(欣赏)森林与小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森林与小鸟》教学设计 活动1 【导入】(一)创设情境,解题引入 1.创设欣赏情境“来自森林的音乐会邀请函”,在微课中了解森林分布、珍稀鸟类以及管弦乐的相关知识。 2.师生交流,并引出课题——《森林与小鸟》。 【设计意图:利用微课的讲述丰富学生对森林分布、珍稀鸟类以及管弦乐知识的了解,在故事情境中激发学生的聆听积极性,使学生在饶有趣味地开场白中进入聆听的状态。】 活动2 【聆听】(二)完整聆听,初步感受 1.观看宋代工笔花鸟画《美丽的森林》版本的音乐视频,提示学生观看音乐会的注意事项(安静聆听,听后鼓掌)。 2.师生交流:乐曲是拍号和速度是怎样的?(3/4拍,速度稍快)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和聆听,整体感受乐曲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3 【讲授】(三)分段欣赏,逐层深入 1.欣赏引子部分,感受森林的宁静,与主题部分热闹的森林形成鲜明的对比。 2.欣赏第一圆舞曲 ①初听,随课件模划旋律线,感受旋律的走向。 师生交流:少了哪个乐句,为什么?(一三乐句相同,引起学生的注意。) ②复听,随课件模划旋律线。 师生交流:乐段旋律、节奏和情绪是怎样的?(旋律跳跃、节奏紧凑、情绪欢快) ③随教师琴声,用Da模唱,注意乐句的力度变化。 ④再听,在故事情境中,看教师用画图的方式表现主题。 ⑤再听,跟随教师用画图的方式再次感受主题。 ⑥在故事情境中,PPT上展现绘画森林场景,再次聆听主题。 2.欣赏第二圆舞曲 ①初听,随乐拍手击打节拍,感受3/4拍的节拍特点。 ②师生交流:出示X 0 0节奏,做声势动作——捻指。 ③复听,用捻指随教师击打节奏,再次感受主题。 3.欣赏第三圆舞曲 ①初听,感受此乐段主题旋律的改变。 ②师生交流:此乐段主题旋律与A段主题旋律相比,旋律、节奏和情绪有什么不同?(旋律连贯、节奏舒缓、情绪优美) ③复听,随乐曲模仿小鸟舒展翅膀飞舞的动作,上中下表示强弱弱的节拍规律。 欣赏第四圆舞曲 ①初听,感受此乐段主题旋律的不同之处。 师生交流:乐曲中出现的装饰音——波音。 ②听教师弹琴表现不加波音和加上波音,感受旋律出现的变化。 ③使用打击乐器——串铃和响板,出示节奏,并尝试用打击乐器进行击打。 ④复听,用打击乐器敲击节奏,为主题音乐伴奏。 5.欣赏尾声部分,感受管弦乐强力度演奏表现出的热烈情绪。 6.完整地聆听全曲,在故事情境中,按活动设计要求的方式参与到听赏中来。 7.师生交流:整首乐曲中,第一圆舞曲一共出现过几次?(5次) 【设计意图:通过“模唱主题、模划旋律线和画图、动作模仿和打击乐伴奏”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主动聆听的学习热情,并从中感受音乐要素对乐曲的重要作用。】 HYPERLINK/acourseware/ccourseware/ccourseware/mshowCourswareComment.do?subObjectId=3390707ownerId=8a8485854c06ca41014c07b458cd11ea 活动4 【延伸】(三)情感升华,德美育人 观看宋代工笔花鸟画《美丽的森林》的视频结尾。 师生交流: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内心的感受。 2.引导学生增强保护森林、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地球的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结局引发学生的深思,引导学生对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森林与小鸟》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动和善于模仿的特点,喜欢听音乐,已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基础和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善于用语言、动作或表情来表现听到的音乐,能自然、有表情地学唱,乐于参与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容易被具体的场景所感染,对图画、律动较易产生兴趣。根据以上特点,我采用“模划旋律线和画图、模唱主题、动作模仿和打击乐器伴奏”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手段,来激发音乐兴趣,开发音乐感知能力,从而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美感。 《森林与小鸟》效果分析 本节课首先以微课的方式创设情境进行导入,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很好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微课的背景音乐采用本课学习乐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间对乐曲有了初步印象。乐曲聆听环节用音视频结合的方式播放乐曲,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欣赏宋代工笔花鸟画动画的同时对乐曲有了进一步的印象。随后通过提问、活动设计等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提高对乐曲的学习兴趣,特别是随音乐画旋律线、跟节奏画画等环节让学生的兴致空前高涨,打击乐器的使用,不仅锻炼了学生对节奏的把握,也将课堂气氛推至高潮。课后询问学生,学生对这样上欣赏课的方式表现了极大的喜爱。 《森林与小鸟》教材分析 乐曲《森林与小鸟》由引子、主题旋律和尾声组成。 引子部分表现了宁静的大森林,由大提琴以较弱的力度奏出分解和弦式的优美、柔和的旋律,不时穿插长笛模仿小鸟的叫声,好像小鸟刚从宁静的早晨醒来。 主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