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18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小学语文_18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教学重难点: 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 杂的心情。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括生字词、重点句段、战争场景图、和 课文插图等内容的课件。 2.学生课前了解关于抽血和输血的知识。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小诗。 (多媒体播放儿童配乐诗朗诵《朋友》) 朋友, 是一棵大树。 围在我们的身边, 用枝繁叶茂的叶子庇护着我们。 朋友, 是一件厚厚的外套。 天凉的时候, 为我们保暖。 朋友, 是一把雨伞。 下雨的时候, 为我们挡风遮雨。 有一种爱很小很小,可它, 却在你需要的时候,为你付出一切, 这就是朋友的爱。 师:这是一首写朋友的诗, 今天我们也要一起来学习一个发生在朋友之间的小故事,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她是我的朋友 【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走进文本之前就能够自然而地怀有对真挚友谊的向往之情,为感受主人公内心世界做好铺垫。这样,既让学生很快地进入了课堂,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了友谊的真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生:她是谁?我是谁? 生:她和我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师:同学们动脑筋提出了问题,只要你们认真阅读、仔细考,就一定能读懂这些问题的。现在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由 读读课文,还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课文读完了吗?那词语大家都会读了吗?(课件出示词语:草垫啜泣呜咽拳头竭力 阮恒迫在眉睫噢流血 输血 血型 血管抽血 献血 ) (1)指名认读词语。 (2)正音、巩固练习。区分“血”字的读音:“血”用在合成词和成语中,属于书面语用法,应读成xuè。“血”单独使用或用在短语(词组)中,属于口头语用法,应读成xiě。 师:词语大家都已经掌握了。那刚才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生:解决了。 师:课文中的“她”指的是? 生:小姑娘。 师:“我”指的是? 生:阮恒。 师: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 生:这篇课文讲的是在战争时期,有个叫阮恒的小男孩虽然以为献血就要死了,但是还是勇敢的为受伤的朋友献血的故事。 【意图:从课题入手,学生质疑,整体感知。从学生实际出发,认读字词,区分“血”字的读音,反复练习巩固。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复述课文内容。】 三、深入文本,品读感悟。 师:(大屏幕出示战争配乐图片)(教师引述一、二自然段内容):故事发生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许多生命消逝在战火硝烟里,更有许多无辜的孩子因为战争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还要时时面对死亡的威胁。一天,几发炮弹,落在一所孤儿院里,有两名儿童当场被炸死,还有几名儿童受了伤,其中有个小姑娘。(大屏幕定格受伤的小姑娘。) 【意图:课文的开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这些都离现在的学生较远,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我播放一些战争的图片:因为战争人们家毁人亡,孩子们惊恐害怕的神情,无家可归的悲哀,配上大提琴低沉、哀怨的音乐,教师动情的引述,学生能入情入境,与文本的距离很快被拉近,也很容易就能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一)、抓住“迫在眉睫”学习课文3、4自然段。 师:她正在死亡边缘挣扎呀!带着你的体会再来读读这句话。生:读句子。 师: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课文中用了个什么词?说输血怎么样? 生:迫在眉睫。 师:还能再等吗?(生:不能)还有时间让大家再考虑一下吗?(生:没有) 师:是啊,情况如此危急,输血——(生:迫在眉睫。) 【意图: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在教学“迫在眉睫”这个词语的时候,我试图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知词语的大意,也能激发学生对作品中人物命运的关心,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体会人物的矛盾心理。 师:就在这个迫在眉睫的时候,谁站了出来愿意为小姑娘献血? 生:阮恒。 师:阮恒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对吗? 生:不对。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意图:在此过程中,我抓住三个动词展开教学,教师读句子,学生相应的做动作。感悟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是小男孩的生死抉择,让学生感受角色的内心,加深与文本的对话,为进一步感悟人物品质做了铺垫。】 (三)、感情升华:献血义无反顾。 师:在输血的过程中,阮恒说的话不多,但我们也可以通过他的动作、表情来体会阮恒的内心。自由读课文8——10自然段,画出描写人物神情和动作的句子,选择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细细品味。(学生读课文画句子,教师巡视指导)师:画好了吗?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