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荒诞中寻找出路
摘 要: 卡夫卡式的荒诞具有真实性与存在主义内涵, 以 真实表现虚无, 以常态表现荒诞。 自我讽喻的喜剧性色彩是卡夫 卡式的荒诞的独特性所在。卡夫卡式的荒诞对 20 世纪后期中国 荒诞小说的萌发与生长有着毋庸置疑的催化作用; 后者对卡夫卡 的荒诞主题进行了具有一定主体性的借鉴、吸收及创造性转化。
一、卡夫卡式荒诞的存在主义内涵
“荒诞”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一种审美倾向与美学表现。 事实上, 被笼统地纳入西方荒诞文学的法国荒诞小说、 荒诞戏剧 以及卡夫卡的荒诞小说在本质上还是有不少区别的。 以加缪和萨 特为代表的法国荒诞小说依托于存在主义哲学, 通过严密的逻辑 论证表现人生的荒诞与虚无; 荒诞派戏剧以非逻辑的语言和非理 性的结构展示人的荒诞处境。卡夫卡式的荒诞,正如加缪所言, 是用普通事物来表现悲剧, 用逻辑性来表现荒诞。 卡夫卡式的荒 诞就是存在本身, 世界的真相就是谎言与怪诞。 在一个荒诞的秩 序之下,人的举止越是符合常规, 越是平常, 往往就越是荒诞的; 反之,越是显得离奇怪诞不符合常规的行为举止, 其实正是真实 的。
在加缪看来, 这种悖谬正是卡夫卡的秘密所在, “自然性与 非常性之间、个性与普遍性之间、悲剧性与日常性之间、荒诞性 与逻辑性之间的这种持续不断的抵消作用,贯穿他的全部作品,
并赋予它以反响和意义”①。扎东斯基也洞穿了卡夫卡荒诞的
“真貌”,他说:“在卡夫卡以前,谁也不曾把不合理的东西和 合理的东西、荒诞的东西和普通的东西如此紧密地缠在一起; 这
两种如此不同的因素,在任何人的作品中也不曾捏成一个不可分 割的整体。”扎东斯基将卡夫卡的作品比喻成用“现实的”和
“非现实的”两种砖头修建的大厦,“而黏合这些砖头的水泥, 则是作者的四平八稳的单调的叙述。 这种叙述在实质上是极为主 观的,但是在形式上又极为’客观②。
叶廷芳先生将加缪与扎东斯基的观点进行了整合, 明确地将
卡夫卡式的荒诞提炼为“整体荒诞与细节真实”, “卡夫卡作品
一个很大的特点,也是与纯粹荒诞派作品的一个基本区别点, 就 是大框架的荒诞与细节的真实, 或者说,小说的中心事件是荒诞 的,但是陪衬这中心事件的环境是真实可信的”③。 卡夫卡的小
说,无一例外,几乎都有一个不合常规的中心事件。《变形记》 的中心事件是格里高尔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自己变成了甲虫;
《判决》的中心事件是格奥尔格被年迈的父亲无故判处投河溺 死;《诉讼》中约瑟夫?K 被无端定罪;《在流放地》里一个军 官为了一架旧的行刑机器殉葬。
卡夫卡以真实表现虚无,以常态表现荒诞,以理性的言说表 现世界非理性的本质。在卡夫卡的作品中,荒诞是作为主题(存 在的本质)出现的,而不仅仅是作为方法(表现存在的形式)出 现的。在卡夫卡的创作中,故事的大框架往往是一个不符合日常 逻辑的事件, 但在叙述的过程中他却以高度逼真准确的细节描写 生活常态。 从根本上说, 卡夫卡式荒诞就是一种具有真实性内涵 的荒诞, 糅杂着对世界既认真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受, 在酸涩的 自嘲与自我贬讽中表现人与世界的疏离以及对人性的怀疑。 卡夫 卡式的荒诞带有强烈的现实色彩, 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的表面 怪诞实则真实的一种非理性的存在。
二、卡夫卡式荒诞的喜剧性色彩
戴维?马洛维茨曾经指出,卡夫卡的创作风格是一种“黑色 的忧郁和愉快的自我贬低”, “幽默的自我贬低正是他和犹太人 的共同点”, 尽管这种风格“常常充斥着恐惧和痛苦, 但卡夫卡 的故事,无论多么可怕,却总是有趣的”④。卡夫卡在表达内心 孤独、痛苦、恐惧的体验时经常借助幽默、嘲讽与自我解嘲,甚 至还经常安排一些闹剧、滑稽人物和滔滔不绝的饶舌独白。 《城 堡》中的K有两个小丑般的助手阿图尔和耶勒米亚, 《美国》里
有两个粗鲁野蛮的流浪汉鲁滨逊和德拉马歇, 《变形记》中的秘 书主任, 还有老光棍布卢姆费尔德, 都是卡夫卡贡献给文学世界 的有着好兵帅克传统的滑稽人物形象。 《诉讼》中预审法庭上嘘 声四起打架调情的闹剧场面、 《城堡》中土地测量员 K漫无目的 四处碰壁的尴尬处境更显示了卡夫卡在严肃面孔之下的轻松幽 默。“人们可以以严肃的方式对待轻浮之事, 也可以以轻浮的方 式对待严肃之事”⑤,苏珊?桑塔格这句充满悖谬的话极其切合 卡夫卡式荒诞的喜剧性内涵。
乔伊斯?欧茨也在卡夫卡阴暗冰冷的世界看到了这种喜剧 的因素,“卡夫卡作品中荒诞离奇的喜剧性, 对于当代’黑色幽 默派作家’可能是有影响的; 不过,卡夫卡的喜剧性依据的那些 假设,我们的同时代人很少采用”。 欧茨以死后的灵魂也居无定 所的猎人格拉胡斯为例指出,卡夫卡的喜剧性所依据的假设是
“在这个世界上展开滑稽可笑的自我斗争”, 这种徒劳而又无休
止地反英雄行为⑥。
显然,卡夫卡也充分地意识到这种自我讽喻的力量。 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