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丁丁张 青年“不可控”
少年的丁丁张,在奶奶家的院子里,一个人钻进大雾
中,
独自扮演着心里的故事人物,玩一个早上。
如今而立,他写别人的故事,说自己的态度。
谈话间,丁丁张抽着烟,将腿伸到脚踏沙发上,身体靠在商务风格沙发里,黑底裤子微微有白点,像是从同色系沙发中延伸出来。担任他工作助理的女孩儿长发、齐刘海,不知何时也坐在沙发前的地毯上,安静地听我们说话,偶尔爽朗笑出声,也抽着烟。
年前,丁丁张参加国内某著名视频网站主办的一个系
列主题演讲,故意在白色 T 恤衫外套了件小一号的黄色 T 恤,
作为演讲过程中的一个“梗”来试图揭穿“装 B”这种行为模式。
彼时,正是丁丁张第一本新书的宣传期。演讲题目也是那本书的名字, 《人生需要揭穿》 。台上半小时,他两次借紧张之名希望大家鼓掌。和所有初次出席大型演讲的年轻嘉宾一样,丁丁张略显局促,双腿一直处于“你猜我要向前走,还是往后退”的游离中,并把那套月播栏目,错说成周播。
如今,丁丁张的第二本书《世界与你无关》出版。他比
上次更加娴熟地进行宣传。密集的曝光活动被他安排得井井有条,过程中他也更加占据主动。在一档早间谈话广播节目中,他把年轻的女主播看做自己下一部小说的女主角,有尺度地调侃;还主动抢了女主播的工作,读起了听众发来的互动短信。
“作家没那么难当”
丁丁张是光线传媒电视事业部总裁张航的别名。他自嘲由于发际线太高,无法留刘海儿,只能把自己打扮成《丁丁历险记》中男主角的样子。
工作中,张航勤奋进取,从编导到主编,再到经理人、电视事业部总裁;而在微博和书里,变成丁丁张的他不愿意谈论工作,聊感情,聊人生,有时候也聊聊皮卡―朋友送的那条和丁丁宠物狗几乎一模一样的刚毛猎狐梗。
少年到青年时期,张航似乎总是比同龄小伙伴成长得迟滞一些。这种迟滞,使他的性格中的天真和信任,也比同龄人保持得更持久一些。
“一个小的村子, 它是一个小社会, 见到很多人情世故。我后来读一些当代作家的书, 能感受到很多, 1970 年代纯城市生长起来的人是不懂的。因为有这段经历,我能理解很多
情感,那种广大中国底层群众、农民的思维,他们对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那种理解。 ”他慢慢回忆着,往昔的画面一一再现,“你能真正经历过那种过年、那种婚礼、那种丧礼
一满街都是白衣服的人。 ”
过往的经历让他面对当下有了某种参考系,今天许多媒
体在报道社会新闻时, 将底层社会的复杂性 “大而化之” 了,
他也表示“很不喜欢” 。他说,如果没有那个童年的话,可
能会对后来的发展不利。那些轻易流露的同情心可能会没
有,而敏感、安静思考的性格也无法形成,书也未必写得出
来。
童年独自看书,成了张航消磨课余时光的主要方式。大量看书让张航的文笔变得敏感,作文常常被语文老师拿到课堂来读。小男孩儿有了当作家的梦。
为了“挣钱” , 2005 年, 27 岁的张航来到北京,加入光
线传媒,一步步从编导做到分管总裁。 2011 年 8 月,光线传
媒高调上市, 33 岁的张航虽然只持有不算多, 但却是媒体的
报道中最年轻的高管。
与此同时,张航以丁丁张的名字,在微博上逐渐如鱼得
水。如今也才 27 万的粉丝,丁丁张显然只是小 V 。他在小众账号中,每天发布 5 条左右微博,分享自己“总结”的段子、金句。拥有数十倍于他粉丝的的副手刘同,作为光线主持人和文艺青年,早已出了几本书,张航开始记起儿时的作家梦。
很快,他找了图书经纪人, 写好书的框架, 发给出版社。竟然收到二十多份合作意向。 “渠道打通了,发现能做,那
就做呗。”2012 年,丁丁张第一本书《人生需要揭穿》面市,整个策划、写作、发行,只用了 3 个月时间。“没想到当作家这么容易。 ”他说。
“稍微青年”
出书之前,丁丁张在微博上就展现了制造热门话题的能力。他随手拍,善于用“娇而不嗔”的语气为生活中的细节
加注解:“拍起来吧, ‘拍天空大赛’ ”,“拍起来吧, ‘拍落叶大赛’”。
他还将生活中不同的行为方式做对比,文艺青年如何喝
茶,普通青年如何喝茶。作家庄雅婷等大 V 好友帮他汇总,
“文艺青年”和“普通青年”便在微博火了起来。那是 2011
年 9 月。那时,每天固定只发五六条微博,转发量也都在个
位数的丁丁张,面对三四百的转发, “挺开心的” 。但很快,豆瓣社区在以此为主题的晒图活动中, “加了一个 2B 青年,这件事就不可控制了。 ”
打引号、加形容词前缀的“青年”本身就是一种解闷,不可控以后,丁丁张便开始解构这些词组。他称自己既不是“文艺青年” ,也不是“普通青年” ,而是“稍微青年” 。就是“稍微懂一点点” , 他解释。“但当涉猎,不求甚解” ,是他如今的阅读和生活的态度。 “马尔克斯我就是看不下去啊,名字记不住,怎么了! ”但同时,他又用“爱上他” “牛逼”等词汇来表示对专业知识者的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