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敦煌文献中的姓氏与郡望
我们一般所认为的“百家姓”中的诸姓,如赵、钱、孙、 李等姓,实质上按姓的本意来说只能叫作“氏”,而不能称为 “姓”。 姓的成因只有一种, 即“女生为姓” (郑樵《通志》 )。 真正意义上的姓(古姓)是不多的,见于《春秋》的有 22 个,
顾炎武说:“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 但相传最初的古姓只有 12 个,《国语》卷十二段注曰:“许书 自女部姬、姜等十二字而外,未有云姓者。”不管是 12 姓还是
22 姓,总之古姓是极少的。“氏”, 《左传》隐公八年云:“胙 之土而命之氏。”可见“氏”以所居之地为名,无土则无氏,有 土才能有氏。郑樵说:“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 妇子称姓……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 姓实质上已是姓氏合一的姓了,是已被氏所吞并的姓了。
古姓实是图腾(主要是动物)的化身,图腾也就是古姓的原 形。现在我们所说的 12 生肖也许就是古人所崇拜的 12 个图腾的 遗痕。
三代以后各族人民交往日益加深, 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加上 族际通婚的影响, 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进而也导致了血统的同 化,此外历史上尚存在“改姓”、 “受姓”、“赐姓”、“避讳”、 “避仇”、“音近”、“音讹”、“冒姓”等情况。一些少数民 族汉化后,也把本姓改为汉姓,年世久远以后,汉姓与非汉姓杂 合以致难以区分,因而我们不能把某一姓氏的人,如李氏、杨氏 等,就称作是汉族后裔或少数民族后裔。 如此姓氏就变得纷繁复 杂,使人难以窥其真相。正如王命新在《奇姓通序》上所说:“或 亲而收之,或乱而更之,或养而冒之,则姓其姓,不姓其姓,又 奚辨欤?”
有鉴于姓氏的乱杂,汉王符《潜夫论》说:“有同祖而异姓, 有同姓而异祖。”的确如此,随着姓氏的发展、演变、散布的空 间日益扩大,所谓一源的姓已如凤毛麟角,普遍的姓总是多源的。 许多人仍认为“同姓即同宗”,现实中所说的“五百年前是一 家”就是这个意思。其实,即使同姓,五百年前也可能是风马牛 不相及的分支。郑樵《通志 ?氏族略》所载“同姓异实”和《古 今图书集成》所引“同姓异派”认为:( 1)同姓异实有二者有 110姓。( 2)同姓异实有三者有 36姓。( 3)同姓异实有四者 有 7 姓。( 4)同姓异实有五者有 4 姓。( 5)同姓异实有六者有 2 姓。所以说姓同而源异是有理由的。(参见董家遵:《中国古 代婚姻史研究》)
随着人口的繁衍和迁徙,同一姓氏的人也出现了不同的分 支,但并不是说每一个分支都是平等的, 其中必有某一支或几支 分支在政治活动中获得了收益, 提高了社会地位,从而形成了郡 望。所谓郡望就是晋唐特定历史时期士族这一政治社会运动的产 物,一般在某族某家因仕宦等原因迁出本地, 进入仕宦地或某政 治文化中心城市,对外仍称某地人的情况下才出现。 郡望的形成,
般有一个由造成社会影响到获得政治承认的过程。晋唐时期,
由于士族政治社会运动的作用,约从东晋太元年间( 376?396
年)和稍早一些的十六国后赵石勒时期( 319?332年)开始, 历南朝宋齐梁、北朝魏、周及隋、唐,各统治阶级都曾先后举行 划分士、庶,定郡姓及其等级的活动,从法律意义上判定本集团 内部高级官员的郡望族姓。(参见郭锋:《唐代士族个案研究一一 以吴郡、清河、范阳、敦煌张氏为中心》)由于某一姓氏中可能 有多支分支都发达了,某一分支中可能又有多个家族发达了, 以 及在诸国纷争时期可能为不同的政权服务等等原因, 就造成了某 一姓氏多个郡望的存在。由于郡望显示着本望主体家族的政治等 级和社会地位,是该家族进入士族与否的标志, 所以拥有郡望就 代表着出身高贵,特别是在汉唐重视门第的时代, 拥有郡望不仅 能受人尊敬,而且能获得许多政治利益,于是就发生了冒认郡望 的现象,如唐朝皇室冒称陇西李氏,以表示本就出身高贵。
现在把敦煌文献中涉及到的姓氏、 郡望材料摘录如下,并稍 作分析以对其有更好的理解(录文均据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 及《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
李氏:
P.2551 号《李君莫高窟佛龛碑并序》载:“李氏之先,出 自帝颛顼高阳氏之苗裔。”
P.3608 号《大唐陇西李氏莫高窟修功德记》云:“时有住 信士朝散大夫郑王府咨议参军陇西李大宾, 其先指树命氏,紫气 度流沙之西;刺山腾芳,鸿名感悬泉之下。”
P.4615 号、 P.4010 号《李端公讳明振墓志铭》载:“其先 即武昭王之苗裔也。”
S.289 号《李存惠墓志铭并序》说:“其先著姓殷王武丁之 派,陇西伯阳之苗。”
阴氏:
P.4640 号《阴处士碑》曰:“公姓阴,字嘉政,其先源南 阳新野人也。”
P.4640 号《敦煌阴处士邈真赞并序》载:“风云秀士,望 重始平。”
P.3421 号《氏族志残卷》载:“始平郡出四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PLC的地铁自动售票机电气控制部分的设计.doc VIP
- Unit 4 Helping in the community 词汇句型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人教PEP版2025英语四年级上册.pdf
- 2025年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英语水平考试(成人英语三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青春期女生生理知识.pptx VIP
- Unit 4 Helping in the community 补全对话与短文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人教PEP版2025英语四年级上册.docx
- 碎纸屑压块机设计.docx VIP
- 一台触摸屏控制多台plc.pdf VIP
- 中医医案——颈椎病(三).docx VIP
- 《空乘旅游英语视听说》课件——In-flight Meals 飞机餐.pdf VIP
- 婴幼儿反复喘息诊治、管理、预防临床实践循证指南(2025).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