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略论妻子在唐代科举与婚姻中的角色
唐代科举考试不断发展 , 除了录取规模扩大和录取人数增多 外 , 还打破传统士庶观念 , 对录取人员的出身限制有所放宽。 不仅 官宦、将校子弟 , 连寒门和商人子弟都有了入仕的机会。尤其到 了晚唐 , 录取孤寒出身的举子已经蔚然成风。在唐代,人们把进 士及第喻为登龙门 , 及第成为其引以为荣的资本。即使是高宗、 武后朝官至宰相的薛元超也不能免俗 , 自称以不由进士擢第为平 生三大恨之一 , 反映了进士科在唐人心目中地位之重要及其广泛 的社会影响。 [1] 直至唐亡 , 社会都很看重科举及第。 在这样的文 化氛围下 , 举子的妻子自然也很看重科考。 但是, 科举及第却有很 大的难度 , 毕竟国家每年的录取名额有限。 因此, 绝大部分举子都 不可能一举及第 , 更有甚者应举二、三十年尚未搏得一个功名。 残酷竞争的现实对举子及其妻子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 既有经济 方面的,也有身心方面的。 本文就致力于探讨举子婚姻中的妻子 , 因为妻子是举子应考的最重要的亲情支持。
一、唐代科举与婚姻的关系
在唐代, 科举的发榜成了选择女婿的最佳日子。 随着唐前期 科举制度的发展 , 特别是进士科在选官入仕和社会其他方面地位 的提高,科举及第者成为世人嫁女争相选婿的对象 , 从而出现了 榜下择婿的社会风气。
中晚唐进士及第后 ,要参加各种宴集活动 , 这种公开的宴集 活动便成了公卿择及第进士为婿的最佳场所 , 其中以曲江宴最为 出名。据《唐摭言》卷 3《散序》载: “曲江之宴 ,行市罗列 ,长 安几于半空。 公卿家率以其日拣选东床 , 车马阗塞 , 莫可殚述。 ” 同书卷 3《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云,中晚唐进士关宴在曲 江亭子举行 ,“其日 ,公卿家倾城纵观于此 , 有若中东床之选者 , 十八九钿车珠鞍 , 栉比而至”。 [2] 中晚唐进士及第后要在曲江举 行游宴 , 公卿借机从中选择佳婿 , 其成者“十有八九” , 所说可能 有些夸张 , 但榜下择婿的风气是不言而喻的。
中晚唐榜下择婿的例子很多。如独孤郁 , 贞元十四年 (798) 进士及第, “文学有父风 (父独孤及 ), 尤为舍人权德舆所称 ,以子 妻之”。 [3] 宪宗竟因此对权德舆羡慕不已 , 慨叹: “我女婿不如 德舆女婿。”[4] 宣宗宰相白敏中曾想纳前进士侯温为子婿 , 后来 担心别人讥笑二人为“白猴”而作罢。但白敏中始终没死心 , 最 终还是纳出身酒肆之家的及第进士陈会为婿 , 了却了爱慕科名的 心愿。 [5] 皇帝、宰相尊贵至极 , 选婿反而羡慕进士出身 ,这不能 不说是因为当时社会对进士出身尊崇倍至所致。
“榜下择婿”相对男方来说就是“榜下娶妻” , 将登科与婚 姻直接联系到一起。 晚唐陈峤数举不第 ,孑然无依 ,至耳顺之年才 获科名, “乡里以 (其)宦情既薄,身后无依 ,乃以儒家女妻之 ,至 新婚近八十矣”。 [6] 陈峤登第前后的遭遇反差如此之大 , 正是晚 唐世人嫁女重科名的反映。后人用“洞房花烛夜 , 金榜题名时” 来形容人生得意 , 反映了科举对世人婚姻观念影响之深刻。这种
以科名择婿的观念发展到后来 , 就成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 自有颜如玉”。
科举及第和结婚有相似的一面。 结婚可以说是社会对个人家 庭生活基础建立的承认, 其庆贺仪式是对人的性成熟的“通过礼 仪”。科举及第是社会对个人成功的承认, 其庆贺仪式是加入权 利阶层的“通过礼仪”。 尽管二者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 但结婚 和科举的社会获得承认的心理过程是相同的 , 二者都要举行同样 的庆贺仪式的社会习俗也是相同的。 [7]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相同, 二者才可能被联系在一起, 可以说科举对社会生活最大的影响莫 过于对婚姻的影响。 由此可见,唐代科举与婚姻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于一些举子来说发榜的日子就是结婚的日子。
二、唐代科举与婚姻的价值取向 唐代的大多数举子都想和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儿结婚, 这和唐 代科举考试的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唐代的科举考试推荐的色彩还相当浓厚。负责考试的官员, 在决定考生是否及第的时候, 要把考试内容和考生平时有关才能 的名声都考虑进去, 最终决定及第与否。 这种判定方式主观性很 强,所以考生要在考试之前想尽办法去见和考试有关系的官员, 把自己的作品交给他们,向他们展示自己的文才。因此在唐代, 考生和有权势人家的女儿结了婚, 马上就能及第的事例, 比别的 时代要多得多。 如李翱典江淮郡时 ,进士卢储向其投卷 ,李翱的女 儿见其文卷后断言 : “此人必为状头。”李翱随后选卢储为婿 , 卢储来年果然状头及第 ,经赴嘉礼。有崔妆诗曰 : “昔年将去玉京 游, 第一仙人许状头 ,今日幸为秦晋会 ,早教鸾凤下妆楼。” [8] 在唐代,进士及第和贵族女子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1800字.docx VIP
- 湘美版高中美术绘画 奏响色彩的旋律(共28张PPT)(内嵌视频).pptx VIP
- 规范《DLT555-2004-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耐压及绝缘试验导则》.pdf VIP
- 2025巧用几何画板开拓数学思维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教学思考.docx VIP
- 标日初级第1课练习.doc VIP
- Unit4EatwellSectionA2a-2e英文版教案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docx
- 教学经验分享.ppt VIP
- 2025届高考数学复习备考策略课件.pptx VIP
- 2013年考研英语一真题解析.pdf VIP
- 第2课 教师节快乐(教学设计)2025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 副本.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