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课 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
一、从单元导入新课
大家看课本目录。第一单元为“开放与革新的时代”,这反映了隋唐时期的特点。通过开放与革新,使唐朝出现了隆盛局面。本单元共由6课组成,前5课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唐朝如何进行开放与交流。前3课,我们学习了统治者的锐意革新。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板书),从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方面了解唐代的开放与革新。
二、教学过程
从字面上看,民族和睦是描述民族之间友好相处的。那么,唐朝有哪些民族呢,他们又是如何和睦相处的呢?
(一)“合同为一家”
老师准备了9个红包,不过这红包里面没有金钱,而是包裹了金钱买不到的东西——知识。请9位组长领取红包,阅读材料并完成相关问题。比一比,哪一个小组完成的快又准?
材料一:
贞观四年(630年),唐朝灭亡东突厥汗国后,没有采取历史上惯用的分离肢解措施,而是采取了“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之策,尊重和保留突厥的社会组织和风俗习惯,设置了都督府妥善安置归附突厥降户,又在突厥原居地设置了定襄、云中两都督府对突厥留居民众实施管理。这些都督府的都督均由突厥本族首领担任,可以世袭,创立了新的羁縻府州制度。开明友善的政策很快就取得了良好成效。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被回纥等族拥戴为“天可汗”,成为各族的共主和最高首领,各族在回纥以南、突厥以北建立了一条“参天可汗道”,“置六十八驿,各有马及酒肉,以供过使”。从此以后,“以玺书赐西域、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
材料二:
南诏国(738年-902年),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在云贵高原建立的古代王国,由蒙舍部落首领皮罗阁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建立。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南诏先后征服了西洱河地区诸部,灭了其他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唐玄宗册封其为云南王。
794年,南诏在洱海边的点苍山神祠与唐朝使臣举行会盟,南诏之主率文武大臣发誓,“请全部落归附汉朝”,南诏管辖的各部落首领也表示“誓为汉臣”,“永无离贰”。
南诏统治者注意吸收中原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经济,对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材料三:
吐蕃,今天藏族的祖先。吐蕃民风骁勇,以战死为荣。其首领称赞普。松赞干布做赞普时,基本统一青藏高原。他十分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去唐朝请求和亲,唐太宗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问题:(三则材料的问题相同)
1、材料提到什么民族?生活方位?
2、用材料中的一个词概括他们以什么方式与汉族和睦相处?(一个动作)
3、有何意义?
(学生回答并表演相关问题)
(板书三种和睦相处方式)
从三则材料中看,唐王朝为什么能够与周边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呢?(强大)还有什么原因呢?看一则材料:
太宗尝谓长孙无忌等曰:“朕即位之初,有上书者非一,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任,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武,慑服四夷。唯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朕从此语,天下大宁。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凡此等事,皆魏征之力也。”
——吴兢:《贞观政要》
原文大意:唐太宗曾经对长孙无忌等人说:“朕即位之初,有不少人上书。有人认为君主一定要大权独揽,不能把职权委任给臣下;有的则指出应该耀兵扬武,震慑周边各族。只有魏征劝朕‘消弭战争,注意文化建设,对百姓普遍实行仁政,中原王朝安定了,边远各族自然顺服’。朕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天下太平,极为偏远的四夷都来朝贡,道路上随处可见各个地区的翻译。这一明显的效果,都是魏征的功劳呀!”
开明的民族政策。
联想今天,我们祖国繁荣昌盛,并且实行了民主平等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以56个民族是一家。个别闹独立的人是不得人心的,是注定失败的。
强盛是和睦的基础,反过来,民族和睦也会推动王朝的强盛,使唐王朝越来越强大,并影响周边。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中外交流。
(二)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首先看东边的邻居——日本。
同学们看课本19页,日本是如何与唐王朝交流的?
(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及生活习俗等)
(PPT展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日本的二官八省制,长安与平城京,货币,文字,服饰)
日本不仅派人来唐朝学习,还请唐朝有学问的人到日本讲学。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并完成以下问题:
1、谁去日本?为什么去日本?
2、途中遇到了什么?
3、他给日本带去了什么?给日本带来什么影响?
4、他被称为什么?
鉴真高僧为弘扬佛法,不怕牺牲的精神令人称道。唐朝还有一位闻名古今的高僧,他的学习精神是我辈楷模。他就是玄奘。
(三)玄奘西行
哪一部小说与玄奘有关呢?(《西游记》)现在,老师来介绍与《西游记》不同的玄奘。
玄奘,小说中又称唐三藏,什么意思呢?大家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语文_语文知识树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地理_南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地理_南亚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生物_物质运输的载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生物_物质运输的载体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道德与法治_生活处处有情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道德与法治_生活处处有情趣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体育_羽毛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体育_羽毛球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化学_走进实验室—探究酸碱盐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历史_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物理_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物理_功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课件设计.ppt
- -23历史_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23历史_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历史_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历史_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道德与法治_三思而行 勇于担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