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人类生产工具的演变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半坡聚落 河姆渡聚落 夏商西周 春秋战国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石器、木器、骨器 石器、木器、骨器、蚌 ? 课程标准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第一幕从千耦齐耘到个体农耕 1.什么是千耦齐耘?当时的劳动者有生产积极性吗? 2.什么时期铁制农具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3.铁犁牛耕大约出现在什么时期? 战国铁农具 铁 铲 战国铁犁铧 “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想一想,议一议: 第二幕 战国时期的改革风潮 1. 背景: 2. 目的: 3. 影响: 新兴地主要打破旧的统治秩序, 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富国强兵 推动个体农耕向地主经济转型 魏国 申不害变法 李悝变法 邹忌变法 吴起变法 齐国 韩国 楚国 连一连 商鞅 秦国 第三幕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 (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鞅)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西汉)贾谊:《过秦论》 思考:秦孝公的政治抱负是什么?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政治抱负? 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1.新兴地主阶级,想要建立自己的统治秩序,打破旧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 2.战国时诸侯争霸的压力,秦国要迅速崛起。变法取得了秦孝公的支持。 商鞅变法的内容 1.推行县制 2.编制户口,加强控制 3.承认土地私有 4.奖励生产 5.统一度量衡 6.奖励军功 变法措施 作用(目的) 富国 强兵 加强中央集权 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 奖励军功 编制户口 ,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1)商鞅变法使秦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商鞅为什么会车裂而死。(课本36页小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体育_羽毛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体育_羽毛球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化学_走进实验室—探究酸碱盐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走进实验室—探究酸碱盐的性质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复习《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复习《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历史_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历史_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物理_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物理_功教学课件设计.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