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癀的辨证施治
1 病因病理
( 1)热毒。《元亨疗马集》中说:“牧养太盛,膘肥肉重, 多立少骑,谷料热毒积于肠内,败血淤汗隐注肌肤,春不抽六脉 之血,夏不灌清凉之药,以致血气太盛,热注三焦,到令周身发 生痈肿”。这就是说暑热、湿毒侵害,是造成癀症的原因之一。 其病理过程是:“癀者,气之壮也,气壮使血而离经络,血离经 络益于肤腠,肤腠郁而血淤,血淤者而化为黄水”。
(2)外伤。毒蛇、蚊虫咬伤;打、踢、擦、刺等机械性创 伤;物理的高热、寒冷;化学的强酸、强碱刺激,引起肌体损伤 发炎,致使炎性渗出物积于组织间隙形成肿胀; 有的因细菌感染 形成肿胀,也可生癀。
(3)虚寒。家畜体质虚弱、久居湿地、外感风寒、劳役过 度等,使寒湿侵于肾、 脾、肺等脏腑, 各脏腑功能不能正常发挥, 水湿泛滥,流溢肤腠,而发生肿胀,也可生成癀。
2 辨证施治
2.1 肚底癀
(1)湿热型。肿势发展快,初如碗口,后如筲箕,严重者 肿至前胸和会阴,肿胀界限不明,不热不痛,指压留痕,刺破流 出淡黄色或淡红色水液, 患畜食欲减少, 相似于现代兽医学中的 腹下水肿。以清热利湿、散淤消肿为治则。方用加味消黄散:大 黄、黄药子、白药子、玄参、生地各 45g,黄柏、知母、瓜萎、 桅子、郁金各30g,芒硝75g,甘草20g,共研末,开水冲调, 候温入鸡蛋清 4 个,灌服。
( 2)脾虚型。肿势发展慢,腹下逐渐增大。患畜瘦弱,耳、 鼻、四肢发凉,舌津滑利,近似于现代兽医学中的营养性水肿。 以健脾利水为治则。方用实脾饮:茯苓、白术、木瓜、木香、大 腹皮、草豆蔻、厚朴各45g,生姜、炮干姜、甘草、炮附子各15g, 大枣 20 枚为引,研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2.2 胸癀
( 1 )热毒性胸癀。多因劳役过度,夏盛热邪,热毒积于心 肺,气血妄行经络,郁结而肿胀,肿部先稍硬,微热微痛,继而 扩大变软无痛,针刺流出黄水。患畜精神差,饮食减少。以清热 解毒、祛淤消肿为治则。方用加味消黄散同上内服。
(2)心血不足性胸癀。多发生于瘦弱病畜,临床表现畜体 消瘦,眼结膜、 口黏膜淡白, 舌质软、 肿胀发展较慢, 逐步扩大, 不热不痛。以补益气血、利水渗湿为治则。方用加味八珍散:熟 地、当归、白芍、川芎、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猪苓各 45g, 陈皮、苍术、泽泻各30g,甘草20g,研末,开水冲调,候温灌 服。
2.3 遍身癀
现代医学称之为过敏性皮炎或荨麻诊。 因劳役过重, 外出风 邪,外邮当风,心肺热极,热注三焦,气血相凝,郁结而成。症 见皮肤瘙痒,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游走不定的圆形、扁平
疹块,多密集存在,有时可连成一片;口色鲜红。此病来势急, 但消散也快。以疏风清热、凉血解毒为治则。方用加味荆防败毒 散: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茯苓、生地、 元参各45g,桔梗、枳壳各30g,蝉蜕、薄荷、甘草各20g,研 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外肾癀
( 1)阴肾癀。阴囊浮肿,触之发软,无热无痛,甚至冰冷, 病重者行走困难。相似现在医学的阴囊水肿。以温肾、祛寒、利 湿为治则。方用暖肾散;肉桂、当归、陈皮、青皮、瞿麦各 30g, 小茴香、车前子、川楝子、猪苓各 35g,黄柏15g,研末,开水
冲调,候温灌服。
(2)阳肾癀。睾丸肿大,触之硬痛热而拒按,病畜精神欠 佳,小便短赤,重者身热少食,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睾丸炎。以滋 阴降水、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治则。方用黄柏知母散:黄柏、 生地、没药各40g,知母、黄苓、二花、赤芍各 30g,桅子、黄 连、乳香、红花各20g,食盐50g为引,研末,开水冲调,候温 灌服。
嗓癀
热毒郁结于咽喉而致。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喉头炎。 其症 状是咽喉肿胀,触之热痛,压之易咳,吃草困难,口内流涎,病 重水草难咽,头颈直伸难转,呼吸困难,口臭难闻,鼻流黏涕或
脓涕。以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为治则。方用加味消黄散:桅子、 黄苓、大黄、山豆根、花粉各 50g,黄连、射干、瓜萎各40g, 二花、连翘、郁金、知母、贝母各 25g,研末,开水冲调,候温
灌服。
2.6 腕癀 肿胀发生于腕部,相似于现代医学的腕关节炎。腕部肿胀, 初触之有热痛, 经久硬肿, 但也有软肿而不痛的, 站立不敢负重, 运动短步。 以清热解毒、 活血散淤为治则。 方用雄黄拔毒散外包。 即:雄黄、五灵脂、没药各 30g,桅子、大黄、黄柏各 40g,共 为细末,用醋调成糊状,摊于纱布上,用绷带打于患处,每日换 药 1 次,炎症时一般 3~5d 即可见效。同时对肿部有波动者,患 部消毒,用小刀或宽针刺破肿处,放尽黄水。可复治 1~2 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