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琵琶仙?双桨来时(姜夔)(2)原文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开头便 从所遇说起,破空
而来,笔势陡健,与他词徐徐引入者不同 (陈匪石《宋词举》)。旧
曲,旧指旧游,曲指坊曲。 倡家谓之曲,其选入教坊者,居处则曰
坊(郑文焯《清真集校》)。桃叶,晋代王献之妾,桃根是其妹。献 之笃爱桃叶,曾作《桃叶歌》赠之,桃叶以《团扇歌》作答( 《。五
行志》、《乐府诗集》卷四五)。此处用桃叶桃根指称歌女姊妹。水面 上忽来双桨,那画船由远而近,船上之女子,乍一睹之,其容貌竟酷 似我旧时相知的坊曲情人。仔细谛视,才发现不是。这翻蓦然一惊、 一喜、复又释然,而又不胜怅惘之感受,尽见于似之一字。 歌扇轻
约飞花,蛾眉正奇绝。 歌扇是歌女手持之团扇,可以遮面障羞,上 写歌曲之名以备忘。约,掠也,拦也,宋人口语。此处轻约可解为轻 接。空中飞花点点,那歌女举起歌扇,轻接飞花,这下可看清了她的 真正容颜,真是美艳绝伦。奇绝二字映照开头,暗示出了旧日情人之 绝色,亦写出了自己之情深意重。接着词笔悠悠宕远。 春渐远,汀
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此三句一韵,愈添境界悠远、烟水迷离 之致。春意渐远,汀洲已绿,更听得几声凄切的鹈鴂声。鹈鴂,鸟名, 即子规、杜鹃、杜宇、鸣于春暮。古人认为,鴂鴂啼叫,百花就要凋 零。屈原《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可以为证。 词中亦多见此一意象,如张先《千秋岁》数声鹈鴂,对报芳菲歇。辛 弃疾《虞美人》 绿树听鹈鴂,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 此三句以自然喻人事,一笔双关。、
春渐远,象征美好往事之渐遥。啼鴂声,更是隐喻美人迟暮之 深悲。有此一层意蕴,故直逼出歇拍三句: 十里扬州,三生杜牧,
前事休说。 上一韵笔致纡徐和缓,至此换为斗硬生新之笔,寸幅之 间笔调截然迥异。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山谷《广陵早春》:春风十里
珠帘卷,仿佛三生杜牧之。 三生谓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人生。歇
拍化用杜、黄诗句。十里扬州,喻说旧游之美好绮丽。三生杜牧,喻 说旧游之恍如隔世,亦暗示着情根之永种不断。唯其如此,前事休说, 蕴含词人无限伤心沉痛。直至九年后,白石作《鹧鸪天。十六夜出》, 仍有 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 之句。
换头又漾开笔锋写景。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 节。此化用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 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宋有清明日皇宫取新火以赐近
臣之习俗。此借喻又当清明时节,风景依然,年华却已暗换。奈愁里、 匆匆换时节,语意蕴藉含蓄,既是叹惋现境之春暮,又是悲慨今昔之 变迁无限伤昔怀人之情,已是词中暗现。于是,笔脉又绕回欲休说而 不能之旧事。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此二句化用韩愈《晚春》: 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又当春归,人不得归,一襟芳
思,化为寸灰,又何异于榆荚之尽委空阶。大有李商隐 春心莫共花
争岁,一寸相思一寸灰 (《无题》)极可注意的是,上二韵所化用的
二韩之诗,皆含有杨柳之描写。由此而引出下一韵,实为天然凑泊。 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前句语近周邦彦《渡江云》: 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玉尊,指酒筵。雪喻柳絮。
此一韵之精妙,妙在从现境之杨柳青青,幻化出别时之情境依 依。眼前千万缕杨柳深矣,渐可藏鸦,不由人想起当年别筵,细柳飞 舞,飞絮漫天,替人依依惜别。从化用二韩之诗引出杨柳之实写,从 现境之杨柳引发忆别之幻境,转换自然而意境空灵清远,如水中之舟, 镜中之花,天然凑泊,无迹可寻,真有草灰论线之妙。杨柳象征离别 之情,最早出于《》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刘禹锡《杨柳枝》:长 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 白石 合肥情遇与柳有关 (夏承
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其《淡黄柳》序云: 客居合肥南城赤栏 桥之西,柳色夹道,依依可怜。 《凄凉犯》序云: 合肥巷陌皆种
柳,秋风夕起骚骚然。杨柳又隐喻合肥情遇。于是纵笔写出结末:想 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此化用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浥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亦含
两层意蕴。王维诗原写出柳色,正与合肥风光暗合,一妙也。合肥在 南宋已是,譬之阳关,尤为精当,二妙也。白石《凄凉犯》:绿杨巷 陌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 正可印证。结笔是词情的高潮,又戛然
而止,余音袅袅,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深得结笔之妙谛。 此词艺术
造诣有几个特色。陈锐《碧斋词话》称白石词 结体于虚,正可移评 此词。这是首怀人词。怀人之词,结构造境神明变化之能事,无过于 清真。但清真笔法主要是追思实写,有很强的现实之感,便别具一种 引人入胜情味。白石则另辟蹊径,所写回忆,皆一笔带过(但亦极认 真),全词之主体构成是写景及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