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空调原理培训教程2解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液体过冷、气体过热及回热对 理想循环性能的影响 上面所述的循环,是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 的基本循环,也是最简单的循环。在实用 上,根据实际条件对循环往往要作一些改 进,以便提高循环的热力完善度。在单级 制冷机循环中,这一改进主要有液体过冷、 吸气过热及由此而产生的回热循环。 将节流前的制冷剂液体冷却到低于冷凝 温度的状态,称为过冷。 1. 液体过冷 带有过冷的循环,叫做过冷循环。 采用液体过冷对提高制冷量和制冷系数 都是有利的 图 2-17 过冷循环在 T-s 图( a )和 lg p-h 图( b )上的表示 ? q h h h h 0 5 5 4 4 ? ? ? ? ? ? (2-14) 与无过冷的循环 1-2-3-4-5-1 相比,过 冷循环的单位制冷量的增加量为 在图 2-17 ( a )中, ? q 0 以面积 5‘ -5- b-c 表示,在图 2-17 ( b )中, ? q 0 以 线段 5 -5 表示。因两个循环的理论比 功 w 0 相同,过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 ? 比无过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 要大。 ? ? ? ? ? ? ? ? ? ? ? ? ? ? ? ? ? h h h h h h c t h h 1 4 4 4 2 1 0 2 1 ? (2-15) 2. 吸入蒸气的过热 压缩机吸入前的制冷剂蒸气的温度高于 吸气压力下制冷剂的饱和温度时,称为 过热。具有吸气过热的循环,称为过热 循环。 图 2-18 示出了过热循环 1- 1‘ - 2 -3-4-5-1 的 T-s 图和 lg p-h 图。图中 1- 1‘ 是吸气的过热 过程,其余与基本循环相同。 图 2-18 过热循环在 T-s 图( a )和 lg p-h 图( b )上的表示 1 1 0 h h q ? ? ? (2-16) ) h h ( ) h h ( w 1 2 1 2 0 ? ? ? ? ? (2-17) 有效过热循环的制冷系数可表示为 0 0 0 0 0 w w q q w q ? ? ? ? ? ? ? ? ? (2-18) 由制冷剂的 T-s 图我们可以得到,在过热 区,过热度越大,其等熵线的斜率越大, 根据式( 2-17 ),得 0 0 ? ? w ( 2-19 ) (二)热交换设备 制冷系统的热交换设备主要是冷凝 器和蒸发器,它们是制冷剂与外部热源 介质之间发生热交换的设备。 ⒈ 冷凝器 用冷凝器将制冷剂从低温热源吸收的热量及 压缩后增加的热焓排放到高温热源 。 冷凝器按冷却方式 空气冷却式冷凝器中 根据管外空气流动方式 空气冷却式 水冷式 蒸发冷却式 自然对流空气冷 却式冷凝器 强制对流空气冷 却式冷凝器 图 2-27 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式冷凝器 图 2-28 空气强制对流冷凝器 1- 肋片 2- 传热管 3- 上封板 4- 左端板 5- 进气集管 6- 弯头 7- 出液集管 8- 下封板 9- 前封板 10- 通风机 11- 装配螺钉 图 2-29 氨卧式壳管式冷凝器 图 2-30 氟利昂套管式冷凝器 图 2-31 蒸发式冷凝器结构原理 1- 通风机 2- 挡水栅 3- 传热管组 4- 水泵 5- 滤网 6- 补水阀 7- 喷水嘴 ⒉ 蒸发器 蒸发器是制冷机中的冷量输出 设备。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 吸收低温热源介质(水或空气) 的热量,达到制冷的目的。 冷却空气的蒸发器 空气自然对流时 多采用光盘管结构 空气强制对流时 采用翅片管结构 壳管式 沉没式 冷却液体(水或其它液 体载冷剂)的蒸发器 图 2-32 卧式满液式蒸发器结构 图 2-33 干式壳管蒸发器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