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语文_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教学设想】?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新课程更加重视学生自主、感悟的模式,本设计旨在探讨有效的教学模式,采用诵读感悟式教学,以解带读,以读带解,通过诵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更接近文本,还语文一些“文”味,因为经典的多文章是需要多读的,有时美的文章可意会,不可言传,文字的空白,不确定性更显文章的魅力。?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2、过程与方法:体会和品赏词中豪放的意境美,学习赏析诗词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词人复杂的思想情感,探讨作者的人生态度使学生能以旷达的人生态度面对挫折,笑对人生。?   【教学重点】?   学会赏析诗词的方法:初读、品读、悟读。?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词人复杂的心情。(即对“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理解)?   【学法指导】 采用诵读感悟式教学。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厚,境界开阔,应引导学生多多诵读,品味语言,感悟意境,特别是抒情部分更要细心玩味。诵读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既加强了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一石二鸟。 【教学方法】 以读带赏,以赏促读,讨论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前三分钟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板书课题。【幻片1】 刚才我所播放的歌曲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在前奏部分,我们首先听到的是战争前的鼓角争鸣,这样的歌曲我们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三国这个充满纷争的时代,是个乱世。但乱世容易产生英雄,也因此就留下了很多英雄事迹可以让后来人来品评。苏轼也对自己心目中的三国英雄写到了自己的作品中。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的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念奴娇 赤壁怀古》。 我们看一下课题,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题目)谁和内容有关?(赤壁怀古)从题材上来说属于怀古诗。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幻灯片2】 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习诗词,重在朗读。【幻灯片3】 学生自由朗读,参照注释,弄懂大意。 在读前,谁给大家说说读诗有哪些要求呢?①读准字音②读出节奏 ③读出感情 生个别读。 谁来读一读?将这种气势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他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价? 齐读。 要把这种气势读足,我们还需细细的咀嚼。下面,我们就来品一品。 二、合作探究 (一)上阕 1、人说学士之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要唱苏轼的词都要高歌“大江东去”,可见开篇之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幻灯片5①】已经成了苏轼作品的象征,下面请同学们来品一品这句词。 【明确】 这一句中有写时间的词语吗?千古写了时间的什么特征?悠久。有写空间的词语吗?大江东去,写了空间的什么特点?广阔。面对奔流不息的长江,我们会想到什么?时间的流逝。我们曾经学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早就有这样的嗟叹,苏轼登赤壁临长江,也会由这滚滚的江水想起不断流逝的时光,无情的逝水,淹没了古代多少显赫一时的英雄人物,读到这样诗句,让我们的耳边似乎又响起了《三国演义》中的那首卷帘词。(一起背诵)“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苏轼把奔流不息的大江与千古流传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将我们带入历史的沉思之中,气势恢宏,笔大如椽,但苏轼挥起这如椽巨笔,只轻轻一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2、“三国周郎赤壁”交代了什么时代?(三国)什么地点?(赤壁) 空间广阔只聚焦于“赤壁”,时间悠远只聚焦于“三国”,人物众多只聚焦于“周郎”。 3、在我看来,“周郎赤壁”四字更耐人寻味。这里,周郎是指周瑜,能否改成“周瑜赤壁’?联系课下注释揣摩一下。 明确:“郎”显得特别年轻潇洒,赤壁因周瑜而著称。反过来,周瑜指挥了赤壁大战而扬名,周郎与赤壁密不可分地联在一起。 接下来,词人浓墨重笔描写赤壁的景色。【齐读】 4、我们知道,古人作词讲究炼字,留下许多炼字佳话。【幻灯片5②】下面请同学们品一品,你喜欢哪几个字?【讨论】结合图片来细细的咀嚼。 【明确】“乱”:岩石山崖的奇形险怪。 “穿”: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石:从形的角度,写出了山石奇峭高峻。 “惊”:本意为“马骇也”,像惊马一样的波浪拍击着岸边,非常凶猛,写出江水的汹涌澎湃。水:从声的角度。写涛,不但写出了波涛汹涌澎湃的气势,同时仿佛可以听到狂涛拍岸的吼声,看到它不可阻挡的威力。 “卷”:浪花的汹涌,犹如白雪。从色的角度。“拍岸”后的“惊涛”所出现的浪花飞溅的奇丽景象。这三句写景,真是字字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