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PAGE
PAGE26
精品文档
PAGE
《乡村寄宿制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研究报告
中学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提出《乡村寄宿制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 是鉴于以下三点思考:
(一)优异的习惯有利于促进人的健康发展——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能够主宰人生,人们应当努力地追求好习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一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养成优异习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也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由此能够看出习惯培养的重要。一个人具有优异的行为习惯,能够对他的一世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将来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优异习惯的养成不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和手段。
(二)优异的习惯培养是寄宿制学校的重要责任——课题研究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是培养习惯的一个重要阶段,培养学生优异的行为习惯是寄宿制初中学校的重要职责。学生在寄宿制学校集合住宿,远离父亲母亲或其他监护人的照看,
学校理所自然地负有保障学生安全、健康的责任。对于自我拘束能力差、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的义务教育阶段未成年人学生来说,一是学校严格管理,二是学生养成优异的习惯;双管齐下,才能保证寄宿制学校和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学校要经过成立健全寄宿制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推进学校在安全、卫生、饮食、住宿
等各方面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创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校园气氛,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努力培养学生自尊、自强、
自立、自信的精神。严格的管理是学生形成优异行为习惯不可或缺的条件,有助于学生之间形成优异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他们养成优异的生活习惯。
(三)怎样培养寄宿生优异的习惯是我校教育工作的事不宜迟——课题研究的紧迫性
我们XXXXXX中学位于东西湖区西部,1959年8月建校,创立之初是一所完中,2000年9月,高中停办,学校成为单设初中。2006年9月,全区学校布局调整,原荷包湖中学、燕岭中学归并到XXXXXX中学,XXXXXX中学成为东西湖区第一个“三校合一”的乡村寄宿制初中。可是我校并不是一所全寄宿的学校,只是根据学生和家长的需求,解决距离学校路程远的家庭子女的念书问题。根据2006年至2010年寄宿生的统计,在校寄宿的学生除2010年只有52%以外,其余都在67%以上。(统计表见下)
年份
总人
寄宿班班级
寄宿班班级人
寄宿班男生
人
寄宿班女生人
数
数
数
数
数
2006
734
8
496
229
267
2007
561
8
402
198
204
2008
541
8
370
178
192
1
2009
518
8
346
162
184
2010
438
6
228
106
122
经学校教师、学校管理人员的察看认识,寄宿生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学习自觉性差,没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就餐时任意插队,随时随处任意抛弃垃圾;早晨起床不习惯叠被,不能准时洗衣服、洗鞋子,寝室卫生经常不打扫,空气污浊不堪;缺少锻炼的意识,起床后早操不认真做,跑步也是十分闲散,甚至有成群的学生躲到他处不参加早锻炼的状况为了更正确地认识我校寄宿
生的现状,2006年11月,我们课题组从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运动习惯、心理健康、学生交往等五个方面设计了检盘问卷,经由学校校长(也是本课题的肩负者)、行政会同意,下发到当时的12个寄宿班级中去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我校住宿生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如下问题:学习习惯差,讲堂上表现很不规范;
没有优异的寝室卫生习惯;食堂就餐从始至终多显得杂乱;没有运动锻炼的习惯;
自然还有打斗骂人、自私心重、早恋的现象等初中生常有的不文明行为。我们认识到培养寄宿生优异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运动习惯,是我们乡村寄宿制学校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学校发展的事不宜迟。
鉴于此,我校提出了《乡村寄宿制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的研究课
题。
二、国内外对本课题及有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综述
随着新一轮的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公立寄宿制学校有渐渐发展状大的趋势。各地教育部门对寄宿制办学也有一些研究和探索。我们以“寄宿制”和“习
惯培养”为重点词进行检索,觉得以下研究对我们的课题研究具有借鉴作用。云南师大陈文金在《乡村寄宿制养成教育》中,展示了他对当地乡村寄宿制小学养成教育的检查结果,提出了运用多种途径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侧重于学生自理能力、优异的卫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山东光远中学王新伟的文章《寄宿制
学校学生的心理现状与对策》,列举了寄宿制学生的各种不良行为,从心理剖析的角度,剖析了学生的思维具有独立性与批判性,情绪化倾向十分严重。两级性明显,即是学生容易激动与容易冷漠,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也谈到后进生有自我放纵,脾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