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调周及机理(09年11月讲座稿).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女性不孕症的中医调周治疗 及其作用机理初探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省中西结合医院) 杨桂云 女性不孕症的发生是由综合性的、 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在人类生殖活 动过程中凡因各种原因破坏了受孕的某 个环节都能影响受孕过程的进行而导致 不孕症的发生。 不孕原因 ?内分泌因素(功能性不孕) ?输卵管因素 ?免疫因素 ?子宫和宫颈因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因素 (解剖、卵巢功能、免疫、腹腔内环境) ?其它因素(生活、精神、环境和职业) 因各种原因影响了下丘脑-垂体- 卵巢轴的正常功能,继而导致卵巢功能 的失调是女性不孕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一 *卵的发育及排卵功能障碍, (卵泡发育不成熟,无排卵、小卵泡排卵) *子宫内膜发育不良, (子宫内膜菲薄或发育不同步) *黄体功能不全(LPD)等。 临床常见病症: *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性性腺功能减退、 卵巢功能早衰, *高泌乳素血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卵巢无反应性综合征, *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LUFS)。 《妇科要旨?种子》曰:“种子之法,即 《妇科要旨?种子》曰: “种子之法,即 中医中药对治疗因卵巢功能失调所导致 的不孕症具有明显的优势和临床疗效)而呆 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简称调周法)又是中 医治疗此类不孕的重要手段。 在于调经之中。”通过调周,使患者建立起 正常月经周期的同时亦为受孕创造了条件。 一、中药人工周期疗法的定义 及其应用 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 肾一天癸—冲任—胞宫 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 肾一天癸—冲任—胞宫 肾:肾气盛-天癸成熟T冲任二脉作用于胞宫 T “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的正常生殖生 理功能。 天癸:来源于“肾。并在“肾气盛”的基础上 发展、成熟。 冲任:具储存、输布、调节经血以保证月经和 孕育的正常o 胞宫:行经和孕育胎儿的具有脏与腑双重功能 的器官。 孕机制 女子的生ft生厦朴一月蛭的产史我登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调周法) 是在中医学关于“肾藏精”、“肾主生 殖”和女子血海盈亏有期,且生殖有赖于肾 气-天癸-冲任-胞莒之间的平衡这一理论 基础上,吸收现代医学卵巢周期性变化及对 子宫的影响而创立的周期性、序贯式、周而 复始的用药方法。 根据中医学的月经周期不同时期肾气 和气血的变化,结合西医学的女子性腺 轴中卵泡发育的不同阶段,采取以补肾 为根本,以调理气血为主,并给予周期 性用药。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主 III藏精,女子生殖生理的全过程是以“肾”为 中心,只有当肾气旺盛,气血充沛,任通冲 盛,月事如期,两精相搏,方能成孕。月经 周期的四期的转化即是肾中阴阳气血转化的 结果。 III 1、经后期(卵泡期、增殖期): 1、经后期(卵泡期、增殖期): 约为月经周期的第4-14天。 西医学认为:此期是卵泡逐渐发育及子宫内 膜修复、增生的时期,由于雌激素水平的逐 步升高,促使子宫内膜增生、变厚,为排卵 作好准备。 中医学认为:此期为“阴长期”。 经后“血海空虚”,此时胞宫应是在肾气 的作用下行使“脏”的功能,“藏精气而 不泻”,使精血充盛、气血和调,为真 机期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本期治疗: 应以养阴、调气血为主,补肝肾之阴精,调脾 胃之气血,促使肾阴增长、脾胃气血和调,使 脾(胃)肾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常用方药: 生熟地、 山茱萸、女贞子、 墨旱莲、 赤白芍、全当归、川萼、丹参、 山药、菟丝子、川续断、乌药等。 2、真机期(排卵前期及排卵期): 约为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 西医学认为:此期子宫内膜受雌激素的 不断刺激而日渐增厚,同时卵泡发育成熟, 并在垂体促性腺激素作用下卵泡破 裂排卵O 中医学认为:此期为“重阴必阳”期。 是由阴转阳阶段,即肾之阴精发展 到一定程度而由阴转化为阳的时期。 本期治疗: 应因势利导,以温阳通络、行气活血 为主,促使由阴转阳,以利卵子顺利 排出。 常用方药: 黄菟、当归、川菖、丹参、川牛膝、 红花、皂角刺、桂枝、乌药、 吴茱萸、路路通、菟丝子等。 3、经前期(黄体期、分泌期): 从排卵后到行经前(约为月经周期 的第15?28天)。 西医学认为:此期是排卵后由于卵巢黄体的 形成,子宫内膜在增生的基础上受雌、孕激 =?| 素的影响出现分泌现象, 内膜继续增厚,腺 体继续变长、弯曲,为胚胎着床作好准备。 功能。基础上通过转化为阳而发挥出阳的 功能。 基础上通过转化为阳而发挥出阳的 中医学认为:此期为“阳长期”。 是由阴入阳阶段,即在肾阴充盛的 本期治疗: 应以阴阳平补、气血双调为主,使肾的 阴阳在基本平衡的基础上又得气血和调 的支持,从而发挥作用。 常用方药: 黄茂、熟地、枸杞子、山药、当归、 川夸、红花、赤白芍、乌药、醋柴胡、 菟丝子、紫河车、仙灵脾等。 4、行经期

文档评论(0)

文档查询,农业合作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土默特左旗农特农机经销部
IP属地广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50121MA0R6LAH4P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