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节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教学目标
1、 简述正常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的生理变化。
2、 识别病人生命体征异常的变化。
3、 叙述正确测量、观察、记录生命体征的方法。
4、 复述为高热病人及呼吸困难的病人制定护理计划。
5、 正确实施氧疗和吸痰操作。
6、 树立生命体征测量的重要性。
生命体征(vital signs)
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总称
悻温的巩寨%#瑕
3 IE
■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体温的测量
思考:人为什么会发热?
请同学们各抒已见!
答案o o o后面揭晓o(n n)o
■一*体温的概念
■ 体温是指人体的 的平均温度。人体的
,不因环境温度变化或机体活动情
况改变而发生明显变化。
注:深部指的是哪
注:深部指的是哪 里的温度?
O
度?■判断:我们平常所成得温度是否属于深部温
度?
1.体核温度:
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
2.体壳温度:
是指身体表层的温度(皮肤温度),受环境影响。
III
III
思考:体内体温主要来源于哪里?
肝脏、骨骼肌
皮肤、呼吸
排尿、排便
食物氧化
骨骼肌运动
化学方式
体温
辐射、传导、 对流、蒸发 物理方式
体温的产生及生理调节
■体温的产生: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 产生的能量,50%转为体热以维持体温,并不断地以热能
的形式散发于体外。
尸生理性调节:下丘脑
■体温的调节Y
匸行为性调节:环境、感觉
■产热因素
■产热因素
产热过程(细胞新陈代谢过程)
■产热器官
骨骼肌
食物氧化
骨骼肌运动 交感神经兴奋 甲状腺分泌增多 体温升高
散热过程(物理方式)
散热器官:皮肤(70%)、呼吸(29%)、排泻(1%)
散热方式〈辐射(radiation)由一个物体表面通过电磁波的 形式传至另一个与它不接触物体表面的方式。 (conduction)指热在一个物体内部或两个 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传动的散热方式。
散热方式〈
(convection)通过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来交 换热量的散热方式。是传导的特殊方式。
(evaporation)指从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中 吸收热的散热方式口分为不愚聲发
(insensible perspiration)和发汗(sweating)。
试思考:降热与辐射、传导、 对流和蒸发的关系?
■
1*高热患者用温水擦浴为其降温,其散热的 机制是:( )
A.辐射B.对流 C.蒸发 D.传导
E.您递
2*高热患者头敷冰袋降温,其散热机制是:
( )
A.辐射 B.对流 C.蒸发 D.传导 E 1^^
3*当体表温度低于外界温度时,采取哪种降 温方却()—
A.辐射B.对流 C.蒸发 D.传导
■机体是如何维持体温的恒
定的?
体温的调节
■自主性(生理性)体温调节
通过下丘脑的体温调节,控制产热和散热, 将体温控制在一个调定点(37P) o
■行为性体温调节
以生理性调节为基础,根据环境温度和个 人对冷热的感觉,通过身体姿势和行为的调节 来达到。
四?体温调节
包括:自主性调节和行为性调
1*自主性:
2*行为性:
行为活
垂体
甲状腺
自主性调节受控系统
自主性调节
受控系统
干扰(内、外环境。 如运动、气温、湿 度、风速等)
调定点
下丘脑n 体温调
节中枢U
产热装置(骨骼
肌、肝脏等)
散热装置(汗 腺、皮肤血管)
深部O
温度
分布于皮肤、 粘膜、内脏等
温度感受装置 反馈?检测器
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正常体温:健康人不同部位的平均温度
部位
正常范围
平均温度
腔肠窝口直腋
36.5?37.5 C (97.6?99.6F)
37.0~38.1 °C (98.6~100.6F)
36.0-37.0 °C (96.8~98.6F)
(97.7F)
■生理变化:体温存在波动,幅度不超过0.5?C
影响体温的生理因素有:昼夜因素、年龄、性别、环境温度、
活动、饮食、药物、情绪等。
发热对机体都是有害的吗?
定义
临床分度
护理
.
态
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加而散热 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少或散热增加导致体温低于正 常范围
低热:37.3-38.0 °C
轻度:32-35P (89.6~95.0F)
中等热:38.1?39.0 C
中度:30-32°C (89.0~89.6F)
高热:39.1-41.0 9C
重度:< 30°C (86.0F)瞳孔散
超高热:>41 °C。人体耐受最高温40. 6-
大、对光反射消失
4L4°C,高达43C永久脑损伤:肛温
致死温度:23-25°C a症状、体征
41°C;休克:大于42°C,持续2-4小时
虹于衰繭状态。
1、收集资料
1、收集资料
2、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 VIP
- 机电设备安装作业指导说明书.doc VIP
- 2025至2030国内WiFi芯片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策略与投资发展报告.docx VIP
- 第6课《我们神圣的国土》第1课时辽阔的国土 课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ppt
- 最全的《国际医学会议交际英语(首都医科大学)》单元测试试题及考核答案.docx VIP
- 焊接工艺参数检查记录表.docx VIP
- 电风暴处理电风暴.ppt
- 反井钻机施工斜井_竖井技术介绍.pdf VIP
- T BSMIA 002—2025 医疗器械首席质量官评价细则.pdf VIP
- 轴承预紧力研究方法总结.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