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理教研室马光
学习要点
掌握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概念。
掌握影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的 因素。
熟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因和发生机制。
熟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和功能、代
谢变化。
了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防治原则。
DIC概述
?属于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紊乱综合征,凝 血与抗凝血,纤溶与抗纤溶失衡。
?机体的凝血和抗凝血功能平衡是机体的重 要防御功能之一;
?机体的凝血功能:凝血系统、血小板;
?机体的抗凝血功能:
?纤溶系统
---????
一 内源性凝血系统
、凝血系统
III
I胶原激肽释放酶亍激肽释放酶原 如 iina
S
I
I
I
I
I
I
I
I
I
I
XI
IX
Xllf
a Xia n
J Ca-+
—^TXa.Ca 2+M
MOM
■???■ IM ■???■ 111 ■???■ 111 ■???■ 111 111 ill 111 ■???■ 111 mi 111 ■???■ ill ■???■ I ? ? ■???■ 11 ? ■???■ ill ■???■ 11 s 111 ■???■ ? ? I 111 ■???■ 11 ? ■???■ I l
组织损伤释放?
组织因子』 J
W- Ca 2+
外源性凝血系统
A Xa- Ca 2+- V
A凝血酶; 纤维蛋白单体直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
XIII xilla
Ca 2+
1 u J Ca2+ ; 可溶性纤维蛋白多聚体 ——J Ca2+ 丨 稳定的纤维蛋白多聚体(纤维蛋白)
二、抗凝系统
1、血液中的抗凝因素:
1)抗凝血酶III (ATIII)
III
bi
蛋白质C (Protein C, PC)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2、 完整的血管壁
3、 正常的血流速度
4、 健全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三、纤溶系统
1、 纤溶酶原激活物(PA)
2、 纤溶酶原
3、 纤溶酶
4、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
循环
(血管内)
(血管外)止血
(正常)? ???? ???
(正常)
? ???? ??? ? MM ?
(异常)
不凝 “
X I Z
而满
■ ??H ?????? 4IIK HI* ?BM ? ??i MW till ?M? ?? It ■ ■ ■ ■ ■ M ?? MM ??n MW !???????????
,111L I Mv
凝固
(血栓性疾病)
DIC
不凝
(血友病)
消耗性凝血障碍
出血
血液凝固和不凝的双向性质
DIC的概念
病因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激活
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f
出亡休克器官功能障碍溶血性贫血
微循环内广泛微血栓形成
凝血因子、血小板消耗,继发纤溶功能亢进
第一节
病因类型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
病因类型
感染性疾病
恶性肿瘤
妇产科疾病
手术及创伤
其它
一、DIC的病因
在要原发病或病理过程
期菌,病毒,螺旋阵’真菌,某些寄生虫等感染都可以引起.发生I感 染性疾病是CIC最重要、最常见的盾因-
主要见于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呼吸,.消化、生殖及泌尿系统肿瘤.恶性肿 瘤位居Die第二位原因-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期剥离、羊水栓塞、宫内死胎滞留、感案性流 产、刮客术、剖冒产术、葡萄胎、皎癌、卵巣癌、子宫癌、子宫闵膜导位 症等。病理产科位居DIC第三位原因,DIC是产科大出血及产妇死亡的最 重要原因之一?
富含邛暴官的外科大手术%.大面积烧伤、严重冻伤、严重软组织创伤、 挤压综合征等。手术及创伤位居Die第四位原因。
某些畫蛇或有毒动物咬伤、某些昆虫叮咬等.
二、DIC的发病机制
1、
1、
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
2、 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
3、 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激活
4、 促凝物质入血
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
f外科大手术 严重组织!严重创伤 损伤j产科意外
!恶性肿瘤
I
!实质脏器坏死
组织因子
^释放入血
TF-Ca2+-VII
(+)n
X
(+)u
凝血酶
内源性凝血系统成
激肽释放酶
(十)]
细菌病毒螺旋体 1
I
I
持续的缺血缺氧酸中毒,
抗原-抗体复合物 内毒素
胶原暴露= xn間―
A
二 血管内皮
细胞损伤
V
TF释放“一夕卜
血细胞破坏
内毒素、IL1. TNFa
单核中性粒细胞
放疗炒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DP | —?激活血小板
红细胞破坏[
I I I I I I I I
IIIIII膜磷脂浓缩局限凝血因子T凝血酶生成
III
III
促凝物质入血
胰蛋白酶
(斑蛭蛇毒
凝血酶(+)
V因子
蛇毒[
I锯磷姓蛇毒
II
凝血酶
第二节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i、肝功能严重障碍
:i
、肝功能严重障碍
三、 血液高凝状态
四、 微循环障碍
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 清除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