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法制史名词优选讲解
中国法制史名词优选讲解
PAGE / NUMPAGES
中国法制史名词优选讲解
1. 宗法制-- 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 与国家制度相结合, 以保护贵族世袭
统治的制度。它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的传统演变而来, 周初统治者系统确立,
影响于后辈封建王朝的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益,以便成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
度。
2. 嫡长继承制 -- 是指王位和爵位由正妻所生的长子继承的制度。始于商朝
末,至周初正式确立。
3. 礼-- 礼最初是原始民俗, 由祭祀祖先鬼神发展而来, 进入阶级社会后逐渐
成为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 周初在夏、 商礼的基础进步行全面调整, 形
成了系统的典章制度、 各种仪式和行为规范, 成为西周法的一个方面。 但礼又不
限于法,西周礼既是根本,又是国家机关的组织法、行政法,以及立法、司法的
基根源则。礼以“亲亲”、“尊尊”为最高准则。
4. 铸刑书-- 春秋时期郑简公三十年, 执政子产鉴于当时社会关系的变化和旧
礼制的破坏,所以“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即把法律条则公之于众。这
是我国古代第一次正式宣告成文法典。
5. 云梦秦简 --1975 年 12 月,在湖北云梦城关睡虎地十一号秦墓中,发掘出
土了大量记录秦法律令的竹简, 共一千一百五十五枚, 内容及其丰富。 法律令文
书有:《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等。这批秦
简收录的都是秦始皇三十年以前的法律令。
6.《法律答问》 -- 是秦法律形式之一,是由官方对秦朝的某些律文、术语和
律义以答问的形式所作的讲解。 这对正确运用法律, 更有效地贯彻立法妄图, 具
有重要作用。其与法律拥有相同效力。
7.《封诊式》-- 是秦朝的法律形式之一, 其中包括审讯原则以及对案件进行
检查、勘验、审讯、查封等方面的规定和文书程式。
8. 廷行事-- 是秦朝的法律形式之一, 是司法审讯的成例。 廷行事在当时的司
法实践中已成为律文之外可以援引的成例。
9. 具五刑-- 是秦朝的一种刑罚。是一种极端残忍的肉刑与极刑并用的刑罚。
其法为:“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血于市,其诽谤詈诅
者又先断其舌。”史载李斯即“具五刑”而死。
10. 盗徙封罪-- 是秦的主要罪名之一。盗徙封,就是偷偷搬动田界标志。古
时阡陌起田界的作用, 秦时“封”等于田地的阡陌, 严禁私自搬动, 否则组成“盗
徙封”罪,科以“赎耐”。
11. “公室告” -- 秦朝的诉讼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公室告,
是指秦朝赞同告官的案件,如贼杀伤、盗他人财物为公室告。凡公室告,政府则
应受理。
12. “非公室告” -- 秦朝的诉讼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非公室
告,是指秦朝不相赞同告官的案件,如子告父亲母亲、臣妾告主人,都属于非公室告,
官府不予受理。 这是为了保护封建尊卑关系和主奴关系, 反响了在诉讼制度上公
开的不相同样。
13. “约法三章” -- 刘邦攻进秦都咸阳后,曾以取销秦苛法为号召,与关中
父老“约法三章”。其内容是:杀人者,处以极刑;伤人及盗依照情节轻重,处
以相应的刑罚。碰到秦人的欢迎。
14. 《九章律》 -- 是汉初萧何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参照秦律,并结合汉
初的详尽情况进行编撰的。增加了《户律》、 《兴律》、《厩律》三篇,共九篇,
史称《九章律》。
15. “决事比” -- 是汉代的法律形式之一。“比谓近似。”即可以用来对照
断案的典型判例。汉朝宽泛采用判例断案, “比”能补充律令之不足,对保护封
建统治更拥有灵便性,但也为司法官吏破坏法制供应了方便条件。
16. 告劾-- 汉代的起诉叫 “告劾” ,一方面是指当事人自己直接到官府告诉,
就是今天所说的“自诉”;另一方面指官府官吏,主若是监察官吏御史和司隶校
尉,“察举非法”、“举劾犯罪”,就是今天所说的“公诉”。两汉时期,在一
般情况下,必定按司法管辖逐级告劾,但有冤狱,可以越级上书皇帝。
17. 杂抵罪-- 晋律规定的罪名。指官吏犯罪可以夺爵、除名、免官等剥夺官
爵的方式来抵罪而不受刑罚。 这一规定使贵族、 官员犯罪享有减免刑罚的法定特
权,是后辈“官当”制度的雏形。
18. 官当-- 即官员犯徒罪,赞同其以官品与爵位抵罪的制度,也叫“以官当
徒”,源于晋律中的“杂抵罪”。陈律正式出现“官当”之名。此制沿用至宋。
19. 登闻鼓-- 魏晋时于朝堂外设鼓,有冤枉者可击鼓向皇帝或中央司法长官
诉冤,以拯救审级限制的缺点。这种制度素来沿用到清代。
19. 《唐六典》 -- 是系统地记录唐代官制的证书。唐玄宗于开元年间命大臣
以《周官》为模式,依照理、教、礼、政、刑、事六典的体例校正政书。其的主
要内容是关于国家机构的设置、 编制、职责及官员管理制度方面的规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