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方法
2、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品味富于表现力的传神的语言,赏析文章的意境美。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教学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本文是一篇情辞并美的精悍之作,全文像一幅萧疏淡远的水墨画,文辞峻洁而又富于情思。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在相互讨论中交流看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
评测工具:达标练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富春江风光优美,令人流连往返。上节课我们已对《与朱元思书》进行了整体感知,从字、词角度学习了这篇文章,初步了解了这篇精巧的写景散文。下面我们拿出导学案,检测一下上节所学。
二、温故知新:(学生分六组交流,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交流导学案上内容,然后积极抢答。)
【复习 01】
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就像奔腾的骏马。】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4、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复习 02】
1、《与朱元思书》作者是 。
2、本文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
的思想情绪。
3、课文的文眼是 。
4、 ,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5、 , ;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复习 03】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
内容上:这两句是作者对富春江风光的高度概括和由衷赞叹。
结构上:这两句是 “文眼”,统照全篇,后面的文字都是由此生出。
师:上节课大家欣赏了富春江优美如画的风景,大家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自己的感受。(生答)
师:富春江的景色用一个字来说,就是“美”。这节课我们探讨这篇文章究竟“美”在何处?
生答: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志趣美
三、整理思路,了解文章结构美
探究“构思美”,先由学生讨论写景的顺序,文章思路。(小组合作、问题探究、互动交流)
1、总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分说:异水;分说:奇山
2、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异水?用了什么方法?
从静态和动态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急都突出“异”)
3、读第3段,思考: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奇山?
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奇山。
学生齐读第二段,想象富春江水的秀美与壮阔。
四、抓住景物特点,品味语言美
1、请以“我喜欢 一句,因为 ”的形式说一段话,赏析本文语言的精美。
提示:从描写角度、词语运用、 表现手法、修辞方法、表达作用等角度,任选一点,揣摩妙处,体会写法。
(学生自由选句品味写景的妙处。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教师即应给予褒扬。)
2、语言美品析
从视觉来写: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江的两岸崇山峻岭,高耸人云的雄奇景色;“竞”“争”二字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动感。
从听觉来写: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泉水泠泠,鸟鸣成韵,蝉声不断,猿啸无绝,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绘声绘色,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令人神往。
3、小结本文写景的特点:(学生根据所学,总结)
(1)、抓住特征写景(2)、调动多种感官(3)、运用多种修辞
4、方法小结:(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小结赏读写景的方法。)
怎样来赏读写景状物的文章?
抓特征 理顺序
找角度 析方法
得详略 品语言
五、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请同学们想象富春江雄奇秀丽的景色,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文章的意境。
全文山水分写,交互生辉。水有山相映,便充满灵性;山有水相映,便增其生机。这山水相映之美,既突出了各自的特色,又把它们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创造出一种清新而又深幽的“独绝”意境,人若置身其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英语_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7 Period4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体育_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历史_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物理_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生物_初中生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生物_初中生物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信息技术_图像处理(一)—泉水甲天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信息技术_图像处理(一)—泉水甲天下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数学_8.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数学_8.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与朱元思书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初中语文八下1.5我的童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初中语文八下1.5我的童年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道德与法治_《关注国家的发展》习题课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道德与法治_走进生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道德与法治_走进生活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化学_九年级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讲评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