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森鸥外的个性冲突及其批判
摘要:森鸥外的历史小说《护持院之原上的复仇》描绘了江户时代山本家的复仇故事,小说内容客观严谨,但却能让读者受到触动。森鸥外通过个性鲜明的人物造型,巧妙地营造出了封建信仰社会下坚守传统道德、追求个人精神、对规则持怀疑却不愿否定的三种立场的对比与冲突。从时代的角度来看,三种立场的摩擦反映了近代日本社会传统秩序与个人精神的对立。森鸥外批判了肆意破坏秩序,盲目追求个人精神的危险思想家,但也同时主张现行的制度和道德已不再适应人类发展。
《护持院之原上的复仇》是森鸥外于1913年10月在杂志《杜鹃》第十六卷第十号上发表的个人第四部历史小说。小说再现了山本一家的复仇故事。斋藤茂吉称赞这部小说“虽然全文是以植物学家记录植物般细致的态度,详细准确地记录内容,笔调较平淡,但却能让读者受到很强的触动”一、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天保四年(1833年)12月26日拂晓,姬路城城主酒井家的金库守卫山本三右卫门被以金钱为目的的强盗龟藏偷袭而身受重伤,不久后死亡,临终前嘱咐众人为其复仇。长子宇平和姐姐利与决心为父报仇,再加上三右卫门的亲弟弟九郎右卫门,三人向官府提交了复仇申请书。次年2月16日,申请得到批准,但叔父九郎右卫门顾及利与是女性,拒绝了其同行请求。之后,受过山本三右卫门照顾并认识凶手的文吉也自告奋勇加入到了队伍中,三人于天保五年(1834年)2月29日从江户出发,踏上了寻仇的旅途。一行人从上州开始,途径四国、九州,但皆无所获。次年春天到达大阪时,不仅盘缠耗尽,成员还接连感染疾病。在这艰苦的环境下,年轻的宇平开始对复仇产生怀疑,独自一人从队伍中离去。之后,文吉在参拜大阪玉造的丰空稻荷大神时,被主祭告知神谕显示他们要找的仇人将出现在春天东国繁华的土地上。文吉赶忙将这个消息告诉九郎右卫门,九郎右卫门推测地点是在江户,但他并不相信所谓的神谕。这时,两人突然收到来自江户的一封信,三右卫门遗孀的弟弟樱井须磨右卫门告诉他们曾有人在江户见过仇人龟藏,于是两人即刻启程返回江户。终于,在7月13日两国的烟花大会上,两人找到了人群中的龟藏,在制服龟藏后,九郎右卫门命文吉叫来利与,三人一同在原来的护持院二号原上成功报仇雪恨。此后,从14日起官方开始检查尸体,在经过数次的调查取证后,九郎右卫门、文吉和利与三人获得了官府的报酬和嘉奖。根据尾形的调查,《护持院之原上的复仇》的故事改编自森鸥外自身所收藏,现今存放于东京大学鸥外文库的《山本复仇记》一书。此书为抄本一册,长度约为31张400字稿纸,不仅记录了事件的经过,还附载了屋代弘贤等人为庆祝复仇成功所作的诗歌,以及8份事件相关的公文。虽然作者和成书时期皆不详,但同样记录此事的内阁文库藏书《天保杂记》卷五中,提到弘贤曾借九郎右卫门笔记抄写成书一事,并且《山本复仇记》有着比《天保杂记》更详细的记述,因此可推断森鸥外大概率参考的是《山本复仇记》(一)宇平、利与和文吉——个人精神与传统道德山本三右卫门的长子宇平在其父被害时年十九岁,“虽然他长得脸色苍白,身体瘦削,骨骼细小,但并非带病之身”另外,小说中存在明显的人物交替进出的场景构造,进一步突出了两边的对比。当宇平与九郎右卫门以及之后加入的文吉踏上寻仇的旅途后,利与便从文中完全消失。而在宇平离开之后,又突然插入身在江户的利与的生活介绍,在此之后,则是关于宇平的消息完全消失,除了讨敌成功后利与的一句“只可惜宇平不在场”之外,宇平便再也没出现过。原著《山本复仇记》中,关于利与和其母亲的内容出现在九郎右卫门一行在大阪的困难生活描写之前,但森鸥外却将其移至宇平离开之后。如此一来,宇平和利与便完美地形成了人物出入的交替。而利与和文吉之间也同样存在这样的交替现象,文吉加入队伍的时间点恰好是在利与的同行请求被拒绝之后。可将三人在作品中的出场部分整理成表。表1所示的小说中的人物进出很好地区分了各个角色,不仅造就了舞台剧般的场景构造,还形成了各个人物形象之间的清晰对比。如果将利与和文吉都视为代表传统道德的人物,那么在利与因剧情需要而中途退出舞台后,文吉的人物则是接替了利与坚持复仇的使命,这使得全文自始至终都弥漫着对复仇执着的精神。而在对比之下,宇平则成为了调节小说起伏的重要变量。三个场景正如舞台剧一般,存在着明显的氛围差异。在复仇旅途中,小说的场景渲染从出发前的慷慨激昂逐渐转向压抑,宇平等人历尽艰险却始终无法找到仇人的踪影,在复仇遥遥无期的压力之下,宇平放弃了使命。在宇平离开前与叔父九郎右卫门的争辩中,小说抑郁的氛围达到最高点,宇平坦白自己对复仇所感受到的空虚感,将坚持复仇与遵从本心的矛盾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但问题并没有得出任何结论,反而被九郎右卫门以敷衍的回答一笔带过,甚至在宇平刚一离开,事件便即刻产生转机,叔父九郎右卫门得到仇人所在地的可靠消息,这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