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口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口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顺畅朗读并理解全文。 2、理解、积累“会、少、间、名、奋、几”等词语。 3、体会文中描摹音响的语句,辨析表示时间的词语。 4、理解课文内容,领略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层次清楚、首尾照应、言简意赅的记叙方法。 2、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3、揣摩语言,赏析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描述。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精深奇妙,激发热爱优秀文化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口技是用人体的发声器官来模拟自然界和生活的各种声音,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发展到清代,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后边,俗称“隔壁戏”。今天,我们就跟随着清代文学家林嗣环一起去赶赴一场300年前的听觉盛宴。 二、简介作者相关知识和《虞初新志》 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中进士,晚年住杭州,著有《铁崖文集》、《秋声集》。《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 三、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 出示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字正腔圆;2.读清节奏,缓急有致;3.读出韵味,抑扬顿挫。 出示字音提示: 少顷(shǎo ) 犬吠(fèi ) 呓语(yì?) 夫叱大儿声(chì) 意少舒 ( shǎo ) 中间(jiàn) 夫齁声起(hōu) 曳(yè)屋许许(hǔ)声 几欲先走(jī) (学生齐读课文) 师生共同点评课文朗读 师生轮读课文 第一段齐读重在训练,要读清节奏,缓急有致;读出韵味,抑扬顿挫。 第二段和第三段,可分为两层,,男生读完一层次停下,女生接下去读。 (生思考,动笔圈画,男女生轮读,如出现不同意见,辩论分析统一) 第四段师生轮读,生读第一层,师读第二层。 第五段共读。 文言诗词贵在朗读,在朗读中理解文意,在朗读中感知艺术美。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意 字音读清楚了,下面就请同学们字正腔圆的大声朗读课文, 结合预习内容,完成以下任务; 1、结合课下注释了解文本内容,将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圈画出来,小组内寻求解决。 2、分组练习呈现。 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进行练习检测,学生分组呈现。 一组.指出用法特别的词的意思。   善( ) 宴( ) 乳( ) 呜( ) 二组.你一定能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三、四组.下面的词古今词义区别较大,试说说看。   1.但( ) 觉( ) 少( ) 虽( ) 2.名( ) 是( ) 股( ) 走( ) 五组.指出题中五个词的含义:   妙:众妙( )毕备 以为妙( )绝   绝:以为妙绝( ) 群响毕绝( )   指:手有百指( ) 不能指( )其一端   坐:稍稍正坐( ) 满坐( )宾客   起:大呼火起( ) 夫起( )大呼 六组. 课文中还可以找出不少的近义词呢,找找看。 文意疏通之后,同学们可以感受到本文的故事情节非常生动,那文章中一共写了那几个故事情节?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决定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荣归故里。 五.细读课文,感受形象 张潮说“绝世奇技,复得此奇文以传之,读竟,辄浮大白。”意思是,领略了绝世奇技,又欣赏了千古奇文,忍不住要喝一大杯酒以示庆贺。 文章之妙在于一“善”字,有人总结说,其善在于①叙事有条理;②裁剪有详略;③行文有波澜;④描写有角度;⑤首尾有呼应。请同学们细读文本,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生读文本,思考、讨论、呈现) 填空总结: 一张 ﹍﹍,两三件﹍ ﹍﹍ ,四 方﹍﹍ ﹍ ,听得五﹍﹍ ﹍﹍ 六 ,心里七﹍﹍八﹍﹍ ,好似九﹍ ﹍﹍ ﹍ ,真乃十 ﹍﹍。 一个无名艺人,靠他的技艺折服了一代代人,那么他技艺的取得,依靠的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回答) 一个人只有靠勤奋,靠坚持,才能更好地成就自己,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自己做到最好! 下课! 学情分析 1.这是一篇较浅显的文言文,而学生也不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经过上学期的训练,已经能够运用借助工具书对不熟悉的文言文做到疏通文意,但对于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现象掌握还不够,需要加强练习。 2.对口技者精湛技艺的描摹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