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期货业2005年发展报告.docx

证券、期货业2005年发展报告.docx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证券、期货业2005年发展报告 ? ? ? ? ? ? ? ? ? ? ? ? ? ? ? ? ? ? 2005年的证券市场可以说是中国证券市场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性一年,这一年是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一年,是决定我国未来证券市场命运的一年。在这一年中,证券期货市场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业务规则、政策等规范性文件加起来有七八十件之多,执法机关执法力度不断加强,使得2005年证券期货市场的法治建设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除了修订后的证券法隆重登场以外,据不完全统计,专门为股权分置改革颁布的规章、规则和政策等达十六件之多,规范证券公司发展的规章、规则和政策等达十五件之多,为新产品权证保驾护航的规章、规则和政策等也近十件左右,与上市公司有关的规范性文件也有六七件之多。总体来说,2005年证券、期货市场法治建设中值得我们关注的大事有: (一)股权分置改革顺利推进,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 作为中国证券市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股权分置改革成为中国证券市场2005年的中心词和引领2005年中国证券市场的主旋律。 2005年4月29日,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按照“统一组织,分散决策”的工作思路和“试点先行、协调推进、分步解决”的操作步骤,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5月8日,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消息,三一重工、紫江企业、清华同方、金牛能源4家上市公司被确定为首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企业。经过两批46家试点公司顺利股改以后,9月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股权分置改革全面启动。截至2006年1月11日,上海和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参与股改的公司已达343家,总市值为12009亿元,占沪深股市总市值的37%。 1.股权分置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意见 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之上,为了做好全面铺开股权分置改革的准备,积极稳妥推进股权分置改革,2005年8月23日,中国证监会、国资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联合颁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各方正确认识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指出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坚持股权分置改革与维护市场稳定发展相结合的总体原则,进一步明确改革预期,改进和加强协调指导,调动多种积极因素,抓紧落实“国九条”提出的各项任务,制定、修改和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市场基础性建设,完善改革和发展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转折,使市场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指导意见》肯定了对价方式,并强调“改革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成熟一家,推出一家”。 《指导意见》明确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总体要求是“改革坚持统一组织”,“改革方案实行分散决策”,“改革方案有利于市场稳定和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坚持改革的市场化导向”并“妥善处理存在特殊情况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问题”。在《指导意见》中,对上市公司及其董事会,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及其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以及证券交易所等市场各方主体分别提出要求以“严格规范股权分置改革秩序”。《指导意见》还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2.股权分置改革的整体政策框架和基本制度——《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 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证监会要制定有关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管理办法以统领股改的进行,并使股改走上法治的轨道。8月2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在对收到的各种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整理研究的基础上,9月4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公布《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作为股权分置改革的整体政策框架、基本制度和程序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股权分置改革的定义、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动议的提出、保荐机构和中介机构参与股权分置改革、对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要求、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表决要求、约束非流通股股东的承诺、非流通股股份的禁售要求等。 从《管理办法》对股权分置改革给出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管理办法》吸收了改革试点中产生深远影响的“合同论”的观点。所谓“合同论”,核心是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建立了合同关系,非流通股股东承诺所持股份“暂不上市流通”,换取较低成本获得股权,如果非流通股股东要上市流通的话,是变更合同,非流通股东应当给流通股股东支付适当的“对价”。支付对价的原因在于非流通股上市流通,将获得远高于成本的收益;非流通股上市流通,将影响股市的供求关系,使股票市值下跌,流通股将受损。这是学界和市场人士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