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的普惠金融创新.docx

中国银行业的普惠金融创新.docx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中国银行业的普惠金融创新 ? ? ? ? ? ? ? ? ? ? ? ? ? ? ? ? ? ? 从国际范围的实践来看,在普惠金融的发展中,正规的金融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传统金融服务提供者(尤其是银行业)在普惠金融体系中更是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在监管政策的引导下,银行业在拓展物理服务网络、推动中国支付基础设施现代化,以及推动产品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此外,银行业也不断加强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在普惠金融服务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小微、“三农”、保障房等领域)的覆盖范围和交易规模得到了显著增长。 截止到2017年年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达到30.95万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0.74万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4.48万亿元,同比增长42.28%,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9.9个百分点。尤其是在小微贷款领域,截至2017年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为15.1%,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67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达到1520.92万户,较上年同期增加159.82万户;小微企业审贷获得率为95.27%,较上年同期提升1.67个百分点,全面实现了“三个不低于”的监管目标。 3.1 银行业与普惠金融 与其他从事普惠金融业务的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相比,银行业在资金来源、网点资源以及客户认可度方面,均具有显著的优势。 一是资金来源充裕。中国居民部门的储蓄倾向较高,传统银行凭借其强大的资金筹集能力积聚稳定的、庞大的资金总量,为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提供了资金基础,同时也是传统银行区别于新兴金融机构的一个特点。一方面,传统银行具有广泛的分支机构网络,能够吸收存款形成稳定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传统银行还具有其他筹集资金的渠道,包括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等。与之相比,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新兴金融机构在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方面的一大短板是缺乏可持续的资金来源。此类机构通常不具备吸收社会公众存款的资格,在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方面也受到很多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新兴金融机构在业务发展进程中容易陷入资金不足的窘境,而传统银行的资金优势是实现商业可持续的一大利器。截至2018年3月,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规模为249.63万亿元,总负债规模为229.7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加7.6%和7.4%。其中,传统商业银行的总资产规模为193.85万亿元,总负债规模为178.85万亿元,占比分别为77.7%和77.9%。 二是物理服务网点众多。可得性是衡量普惠金融发展状况的一个关键要素,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的物理服务网点(分支机构、代理机构)、设备(ATM、POS机)等方面。2007年和2014年,中国银监会先后出台《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和《关于推进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的指导意见》(银监办发〔2014〕222号),在顶层设计层面不断强调优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金融机构的物理服务辐射范围。大中型银行在县域以上的物理网点和设备分布密集。与之相比,在县域及县域以下的地区,数量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物理服务覆盖面较为广阔,从而在发展普惠金融进程中形成较为合理的空间区域联动。传统银行业机构和网点数量如表3-1所示。从表3-1中可以看到,截至2017年年末,全国银行业法人机构共4549家,从业人数约400万人。其中,传统银行机构共有2411家,营业网点近18万个,从业人员数量超过300万人,从业人员在全行业占比约八成。 表3-1 中国银行业机构数量和营业网点数量概况 机构类型 机构数量(家) 营业网点数量(个) 国有商业银行 5 68331 股份制商业银行 12 14900 城市商业银行 134 15910 农村商业银行 1262 48963 农村信用社 965 28192 农村合作银行 33 1364 合计 2411 177660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表3-1 中国银行业机构数量和营业网点数量概况 三是客户认可度高。银行业机构大多成立时间较长,凭借优质的金融产品、强大的服务网络以及通过长期合作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逐渐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口碑,积极正面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特别是传统银行所具有的牌照优势是新兴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的。良好的信誉和品牌形象提高了社会和居民对这些传统银行的认可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客户黏性。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中,先期培育的广大客户群体更容易接受来自这些传统银行的金融服务,有利于减少客户对特定产品和服务模式的不信任,推动普惠金融业务发展,传播普惠金融的品牌力量。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在各自领域形成了专属品牌。比如,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客户可能更偏向于选择国有商业银行,涉及商业贸易领域的客户可能更偏爱股份制商业银行,涉及“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