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前景展望.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前景展望 ? ? ? ? ? ? ? ? ? ? ? ? ? ? ? ? ? ? 2012年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元年,开局良好。展望未来,其发展前景也令人期待:从国内看,长江中游城市群在全国国土开发中将处于核心地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从国际看,将与长三角地区联手成为全球六大超级城市群之首。 14.1 在全国国土开发格局中地位提升 14.1.1 “美丽中国”之核 中央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将其摆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国的生态环境存在严重问题。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环境压力巨大。国土面积的65%是山地和丘陵,33%是干旱区、荒漠区,70%每年遭受到典型的东亚季风强烈影响带来的严重自然灾害,这种情况在世界大国中是罕见的。我国的大陆平均高度是世界大陆平均高度的1.83倍,自然环境脆弱性显而易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9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61.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6.8%;风力侵蚀面积195.7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0.4%。自然侵蚀加上不断增强的人类活动,共同加速了对地表的严重干扰。我国发生自然灾害的频率也呈提高之势,大约1500年前的隋代每年1.6次,现在是每年3.9次。未来的30年当中,还可能增长到每年4.1次。究其原因,是在以“人类中心主义”文化价值观和工业化发展观的指导下,经济增长成为唯一目标,这必然导致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废物的大量排放。自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以来,对大自然展开了空前规模的征服运动,以掠夺的方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在我国曾有“战天斗地”、“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的口号,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不断出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人们终于认识到:生态资源环境问题既是不恰当的经济社会活动的“副产品”,更是人与自然矛盾冲突的“主产品”。 党的十七大报告讲到生态文明时,是作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第五条,也是最后一条要求提出来的,是与“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并列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总结成绩时提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列为“五大建设”之一。十八大报告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我们要贯彻十八大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2007年12月17日,胡锦涛同志在新进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以说,构建两型社会就是建设生态文明。中国共产党是全世界第一个提出生态文明的执政党,中国政府是全世界第一个提出生态文明的中央政府。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全国“两型”社会试验区、生态经济示范区,践行生态文明,站在全国最前列,也处在全球生态文明实践的最前沿。通过摒弃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老路,制定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道路,大力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转变、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力图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的美好家园,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全国两型社会体制机制创新源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4.1.2 “钻石中国”之心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把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作为国土空间开发的重要任务,引导人口相对集中分布、经济相对集中布局,走空间集约利用的发展道路。”主体功能区划分将彻底改变过去我国国土开发“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无序格局,以较少的国土面积(主要是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承载更多的人口和经济,让更多的国土空间得到休养生息,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发展空间。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