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你我的往事 (二)
住工棚, 建武钢1950 年, 刚满16 岁的我, 告别故乡桂林来到武昌, 考入了一所中等学校, 两年后走上建设江南第一钢都———武钢的漫漫征途。我所在的单位是武建公司 (武钢前身) 下属的一个工地, 扎营在青山铁铺岭。 当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野苇莽草丛生之地, 方圆十里少有人烟, 湖洼遍布。 青山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名字, 只有江畔矗立的两座不足百米高的荒山。我们靠自己双手搭起芦苇工棚, 工棚外的荒野常有毒蛇野鼠流窜, 一寸长的蚊子向我们发起攻击, 骚扰得我们夜不能眠。 夏天温度高达40℃, 芦席被烤焦, 人们就像被网上岸的鱼, 张着口喘气;雨天用盆子接漏, 叮叮咚咚滴水声敲击着心灵, 久而久之也习以为常了。 生活是如此简单, 鳞次栉比的工棚, 数也数不清。 一个工棚二十多张木板床, 住着二十多位单身“王子”。 每人都很清贫, 惟一的财产是一口装衣物的箱子、一个搪瓷盆、一只铝饭盒。 另外还有属于少数人拥有的笛子、三弦、月琴之类的乐器。 差不多每个工棚都可以组成一支小乐队。 傍晚的时候, 这些自发集中的乐手们有如百鸟迎春, 加上一些五音不全的奇妙歌声, 给工棚区带来一片欢乐。 有时周末还组织起“营火舞会”, 男女青年跳跳交谊舞, 欢乐自在其中。那时, 一般成家的职工可搬进一间简易平房, 享受着特殊的待遇。 就是这样“干打垒”式的平房也令多少年轻人为之向往。 很奇怪, 在那样的年代, 我们虽然年轻、单纯, 但相处融洽像一个大家庭。不称兄道弟, 不厚此薄彼, 谁是官谁是民并无多大分别。 所谓同吃同住同劳动, 食堂打饭、下湖洗澡都在一起。在工地干活如同冲锋陷阵, 下班回来都是黑汗水流, 好在附近荒湖较多, 有的湖泊与东湖相连, 炎热的夏天, 下湖去消暑游泳十分快意。那时, 我们的工资都很低微, 像我这样的同龄人占60%, 月工资24 元, 当领导的也就四十多元到顶了。 我们好像都不会花钱, 生活也简单, 每月伙食约10 元, 零花也不多。 只有星期天才有时间步行10 里路到工人村去看场电影, 买支冰棒花上几角钱, 三五个朋友到餐馆相聚一次, 也就花上二三十元吧。 工作一两年用多余的钱买辆自行车, 带上女朋友兜风, 是最时髦的追求。可以说今天的武钢就是从过去的工棚走出来的。 (蒋育德) 三分钱的账1954 年农历二十四日这天, 一个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的深夜, 我早就下班回家, 准备好了几碗菜, 待妻回家吃晚饭。结果一等再等, 直到12 点她还未回。 我妻在民权路银行做出纳工作, 按常规晚7 点钟会下班回家, 怎么深夜12 点还未回呢? 在当时, 没有哪个家庭有电话, 马路街巷也没公用电话。妻子未回, 我想打个电话难于上青天。 与妻子银行联系不上, 不知出了何事, 担心之极。我左思右想, 只好冒严寒, 到妻银行去去。我把小儿子安放在摇窝内, 急忙出门。 由小董家巷到民权路银行, 快步只要10 分钟可到达。 但是, 路上结冰, 一溜一滑, 我步行半小时才到。 只见银行出纳柜内灯光通亮, 同志们正说说笑笑, 出纳股长走出来接我, 并安慰说袁同志久等了, 还说, 你带来了福, 你来了我们找到了失落的3 分钱。 出纳股长述说了详情, 因为结账时出纳账款不符, 当天收入现金应是4 分 ( 末尾数) 账面数, 实际现金差了3 分钱。 结果为这3 分钱, 由下班6 点半钟找到11 点50。 最后在纸篓内发现1 分币3张, 计3 分钱。 至此, 账款相符, 大家才嘘了一口气, 高兴笑了, 这时已12点钟了。由于银行的管理制度十分严密, 又有严格的执行者。 像这次查找3 分钱, 除了出纳人员不准离开外, 书记、主任、会计股长和保卫部门工作人员, 都守在岗位上, 差错不准过夜, 就这般严格。 银行工作人员也培养出了严守规章制度的敬业爱岗精神。 出了差错问题, 不是推诿而是积极去查找。在那个年代里, 银行会计、出纳、信贷等各部门规章制度不但严谨且多于牛毛, 全市数十家基层银行办事处、工作组, 若是一家基层出了一个问题, 不到半小时, 上级银行就知晓了, 而且会较快下达指示, 采取措施。 当时没有移动电话, 全是以车代步 (脚踏车) 。 银行账务, 规定每日营业每日结清, 当日经营赊账不准移到次日的, 这是现在许许多多企业单位难以做到的。 (袁立灿) 学习制度当年机关干部理论学习和党的组织生活特别严格, 规定每周四上午为理论学习。 学习分为两个组别, 科以上干部为中级组, 学习内容是《联共 (布) 党史》的第九章至十二章, 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著。 一般干部为初级组, 学习内容为《经济建设常识读本》, 每两周请理论教员讲课。来青山区讲课的理论教员有市委农业委员会的李玉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