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4
论信仰的形成与大学生信仰教育
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由西方文化侵蚀和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所引起的社会“信仰危机”给高校信仰教育带来很大挑战。学生中出现“知而不信”、“知行不一”的现象和问题。本文拟通过对信仰形成机制的分析,探讨高校信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就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加强和改进提供几点思路。
关键词:信仰 信仰教育 大学生
信仰是统帅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表现为一个人所选择并坚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如罗曼·罗兰所言,“整个人生是一幕信仰之剧。没有信仰,生命顿时就毁灭了。坚强的灵魂前进在时间的大地上,仿佛‘石头’漂流于湖面,没有信仰的人就会下沉。”信仰不仅是茫茫大海中指引人生航向的灯塔,也是人类追求美好与进步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大学这个青年人“三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信仰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培育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至关重要。
信仰的表现与内涵
谈到信仰,我们会想起布达拉宫前以身体丈量朝圣之路的虔诚信徒,会想起为捍卫真理甘受火刑的布鲁诺,会想起孤忠赴难的方孝孺,会想起“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还会想起秋瑾、江姐这样一批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虽然他们信仰的对象不尽相同,有的笃信神明,有的坚信科学;有的捍卫礼法,有的坚守气节;有的为民主革命而战,有的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牺牲。但他们的言行,都是“信仰”的直观表现,也生动诠释了信仰的内涵。
从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信仰的定义可以看到,信仰是人们“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并将其“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从这一定义中可以找到关于信仰的几个关键词:“相信”、“尊敬”、“指南”。这说明信仰首先要“信”,而且是极度相信,然后要“仰”,不仅敬仰,还要仰仗,以此为行动的指南。信仰具有目标指向性,意志承诺的坚定性、持久性,还具有对于某一特定社群和个体的唯一排他性。
信仰源于人性,它是人类最高级别的精神需求。它为人类精神的航船提供归属的港湾、定位的锚链、聚集的旗帜、导航的灯塔和前进的动力,让人不致空虚和寂寞,不致随波逐流而迷失方向。信仰还寄托着人的精神最高的眷注和关怀,即人的精神的终极关怀,其中倾注着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奉献精神乃至献身精神。人的理想与信仰紧密相连,理想以信仰为基础,有什么样的信仰,就有什么样的理想。
基于信仰的不同客体,可以将信仰大致分为宗教信仰、科学信仰、道德信仰、政治信仰、哲学信仰等不同类别,或是概括地分为个人人生信仰和社会理想信仰。
信仰的层次结构与形成机制
信仰不是由先天遗传得来,而是由后天习得。信仰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张曙光(2000)认为,信仰的塑造过程具有从“相信”到“信念”,再到“信仰”的内在层次递进关系。赵志毅(2000)提出“信仰以一种立体结构的形式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中”的观点,将信仰的形成过程从纵向分为“可信”、“确信”、“坚信”三个高低有序的层面,从横向分为理性、非理性、相信、怀疑四个维度,其中囊括理性与非理性,相信与怀疑这二对矛盾。则结合毛泽东在伦理学笔记中提出的人的信仰形成经历的“认识——信念——行为”三阶段,针对大学生信仰教育归纳了“懂、信、行”的教育应对措施 陈燕锋
陈燕锋,论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25卷第5期,2004(10)
以上研究从不同角度呈现了信仰形成的阶段性和渐进性,都着重强调了从“知”到“信”的过程,但对从“信”到“行”的过程,以及“行”这一阶段的不同层次分析还不够深入,然而这恰恰是当今大学生“知行不一”问题的症结所在。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对信仰在“行”这一阶段的层次结构做进一步细分,构建三个阶段、七个层次的信仰形成模型,详见下图。
学习
学习
“
“知”
接受
接受
怀疑
思考
“信
“信”
“可信”
论证
论证
“确信”
“确信”
实践
实践
“坚信”
“坚信”
激发
激发
“行”
“行”
“行”
敬仰
自律
追求
约束
约束
激励
激励
在这个模型中,学习依然是信仰形成的前提准备。“知”,即“懂”,就是指了解信仰的对象和内容,例如形成共产主义信仰要先学懂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和原理,形成社会主义道德信仰要认识和了解社会主义道德思想,这是信仰形成的基础。
由于信仰是个人的选择,需要发自内心的接受。一切未经个人思考并接纳,而是通过强制力实现的,口是心非的选择都无法通向信仰的彼岸。因此达到“知”这个层次后,还有一个思考和判断的筛选过程。通过对获取的知识和信息进行甄别和判断,最终选择认同和接受的人,将进入“信”这个阶段。其他持怀疑态度的,口是心非的将会被淘汰,再次返回思考的循环。
进入“信”这一阶段的人,还将在一次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4.《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大纲及教材选用.doc
- 5.《大学生创业实践》课程大纲及参考教材.doc
- 6.《心理健康》教学大纲.doc
- 国际商事仲裁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Procedure and Practice教学大纲.doc
- 《财务管理》课程调研.pdf
-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论.ppt
-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内容.docx
-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实践内容与考核.docx
-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习题7.ppt
-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习题二.doc
- 【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范例】蒙古族大学生违纪行为研究—以心理学视角.doc
- 【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范例】女大学生孔雀症候群成因、危害与对策研究.doc
- 【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范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路径探析.doc
- 【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范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学生行为规范教育.doc
- 【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范例】社交网络视角下提升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影响力的策略研究.doc
- 【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范例】谈大学生“亚文化群”产生的根源.doc
- 【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范例】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刍议.docx
- 【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范例】心理学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运用.doc
- 【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范例】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有效途径的探讨.doc
- 【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范例】依托高校学生社团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