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投大势与企业融资”课程2 中国创投产业大势 (York 在北大 2021年7月).docxVIP

“中国创投大势与企业融资”课程2 中国创投产业大势 (York 在北大 2021年7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创投产业大势 陈友忠 York Chen “中国创投大势与企业融资” 课程 2021年7月10、11、17及18日,北京大学 中国创投产业大势 科创版与香港新政 引领IPO热潮 新冠疫情冲击下的创业与创投 VC/PE竞争下的创新与演化 外资VC上岸与中概股回归 G2格局下的中国创业与投资环境 中国业务模式的输出:从C2C到CFC 结语 科创版与香港新政引领IPO热潮 2020年中企境内外上市融资情况 不管是上市家数或融资额,科创版及香港都遥遥领先。 分别得益于注册 制及IPO新政。 2021年上半年,美股 35家,已超过去年全年 ,融资额比去年全年增长2.7倍;香港47家;A 股245。 资料来源: 2020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回顾与展望,清科研究中心, 2021年2月 境内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图表来源:“助力企业上市 服务高质量发展” 上海证券交易所,2020年11月 资料来源: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系列解读, 中信建设证券, 2020 资料来源: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系列解读, 中信建设证券, 2020年4月 各板块错位发展 资料来源: “2019 资料来源: “2019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回顾与展望”,投资界,2020/2 与VC及创业者比较相关的三个板块 科创版的创新与特色 首推“注册制”, 减少上市前审核,增强上市后究责,将投资权、定价权交给市场。 允许符合科创板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企业上市 允许红筹企业(比同CDR)、特殊股权结构、VIE 及CDR企 业在科创板上市。 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 降低上市过程的“不确定性”,避免行政干预,上市速度加快 。 小王的项目下午要上会,他提前来到富凯大厦,在咖啡店排队点餐。他轻轻微笑,细声细语地问排在前 面的人: “先生您好,请问您是发行部预审员老师吗?” “不是。” “那您的家人、亲戚或朋友是发行 部预审员老师吗?” “没有。” “那你TM的往前挪一下,你踩着老子的脚了。” “不好意思,我想着下午参加发审 会的事,所以没太注意。” “那你是发审委员?”“嗯。” “老师,您不用挪了,接着踩!感觉有您踩着,我的脚格外舒服!” A股的核准制 vs. 科创版的注册制 左侧资料来源: 网路。 右侧图表:“中金:细数科创板制度规划”, 2019/2/11 科创版上市五套标准 资料来源:“科创版闯关大撤退,背后中枪的机构都有谁?” 机构投资者评论 IIR,2021/4/15 资料来源: 2019年TMT并购报告,华兴资本,2020/2/27 科创版的创新 造就A股第一股 2019年7月,“科创版+H”,中国通号 2020年1月,同股不同权,优刻得 2020年1月,无收入未盈利,泽璟制药。 2020年2月,未上市红筹,华润微(港元面值,RMB交易) 2020年6月,科创板并购重组,华兴源创 (11.5亿元全资并购苏州欧立通) 2020年7月,红筹回归,中芯国际 (最快过会、拿到批文及上市,募资额最高) 2020年8月,询价转让,中微公司 2020年10月,CDR及VIE,九号机器人 参考资料:“助力企业上市 服务高质量发展” 上海证券交易所,2020年11月 “沉睡”了三年的注册制 从2016年的战略新兴板到 2019年的科创版 2015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意见》,提出在上交所建立战略新兴板, 定位于服务规模稍大、相对成熟的战略新兴产业企业。 面对总市值超过2.5万亿美金的1200家红筹+VIE的中国企业,上交所希望通过战新板,促成他们回归境内上市。 2016年3月人大代表审查十三五规划时,将战新版删除。 中概股回归,注册制及战略新兴版是必要的政策条件。注册制“死缓”,战新版“枪毙”,回归的企业得等三年获利,加入排队大军,等候发审委的审批。 政策突变,大力冲击“中概股回归”,尤其是已启动私有化及拆除VIE的企业,真是所谓“哭死在厕所”。 回忆过往: 2018年的CDR 2017年10月,19大后的IPO新政,以CDR劝回已在海外上市的BATJ等,应是多方各赢的局面,其意义: 保留海外上市主体,提供部分股票转回国内发行CDR。 不用先下市、转内资以及经历A股排队上市的折腾。 不用拆除VIE架构。 提供给国内投资者,以人民币购买公司股票的机会。 募集的人民币资金,可留作国内业务发展之用。 2018年6月7日,小米向证监会提交了CDR申请。6月14日 ,证监会出具反馈意见,随后小米更新了披露内容。原本的上会日期定在6月19日,但最终CDR政策停摆,小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分享使人快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