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必修五《逍遥游》教案
教学目标
1.介绍庄子及《庄子》。
2.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2学情分析
该教学班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较薄弱,基础差。学生学习兴趣较高。
3重点难点
1.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内容。
2.鉴赏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3.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评论(0)教学目标
1.介绍庄子及《庄子》。
2.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评论(0)学时重点
1、熟通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特殊句式。
评论(0)学时难点
1、熟通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特殊句式。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逍遥游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悠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先秦诸子中能自成一家,别树一帜,具有独特风格的就是庄子。鲁迅称其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作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庄子,以其思想、哲学等影响着后世,今天我们学习他的《逍遥游》,看看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活动2【讲授】逍遥游第一课时
二、解题
1.庄子和《庄子》简介
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
《庄子》一书现存33篇。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内篇7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
2.背景介绍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活动3【练习】逍遥游第一课
检测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及意义: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奋飞,此指鼓起翅膀。
②《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
③抟扶摇而上抟,环旋着向上飞;扶摇,旋风。
④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则,就。
⑤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决,快速的样子;枪,触,碰。
⑥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到。
⑦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独。
⑧莫之夭阏者阻塞。
⑨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劝,勉励;非,非难。
⑩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拼命追求的样子。
⑾之二虫又何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①,这,指示代词;之②,动词,到。
⑿夫列子御风而行╱而御六气之辩驾驭。
⒀宋荣子犹然笑之讥笑的样子。
2.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①虽然,犹有未树也虽然(即使)这样,那么……
②众人匹之一般人。
③腹犹果然吃饱的样子。
④穷发(fà)之北指草木。
3.指出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
①水击三千里在水面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