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与
降解塑料配方设计;内容提要;塑料的开展状况;2004年度中国内地大宗塑料制品产量;随之而来的是……;6;中国有名的电子垃圾村——广东贵屿 ;8;塑料“弃儿〞;10;“白色污染〞的危害;那么……;应对“白色污染〞理想模式;焚 烧;填 埋;资源的浪费
燃烧过程中有毒物质的释放
填埋对土壤、水源的污染
;◆机械回收
◆化学回收
;机械回收;可回收;包装材料中高分子材料种类的代码;化学回收;物理性回收:步骤相对简单,但对于废料的纯度要求很高,要求废料是相对均一的。
化学???回收:可处理各种混合的受到污染的废料,产品更易被分解。
两者相辅相成,各有千秋。; 高分子材料的广泛的适应性和耐久性。
——循环利用
施乐公司对复印机中塑料件的再利用
购物袋、各种容器和饮料瓶
如何区分塑料袋是否具有毒性?;局限性:再利用的次数有限。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步的
劣化,直到不经过重新加工就无法再使用。;降 耗;降解塑料配方设计;降解塑料的概念;标准的降解塑料应具如下性能:;降解性大小的衡量指标;高分子降解理论;生物降解塑料
光降解塑料
光—生物降解塑料
水降解塑料
醇降解塑料
氧化降解塑料;
我国环境降解塑料的研发现状及产业化的思考 ;生物降解高分子;生物降解塑料配方设计; 我国20世纪80年代风行一时的淀粉填充塑料〔w(淀粉)=7%~30%〕,即属于生物破坏性塑料,它只能淀粉降解,其中的PE、PVC等不能降解,一直残留于土壤中,日积月累仍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此类产品已属于淘汰型。因此我国目前生产的此类淀粉基降解塑料大多是无意义的,真正有开展前途的是全淀粉塑料〔w(淀粉)≥90%〕,其中添加的少量增塑剂也是可以生物降解的。这类塑料在使用后能完全生物降解,最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是近年来国内外淀粉降解塑料研究的主要方向。 ;天然高分子生物材料;淀粉的优点在于:
①它是无毒的;
②制造淀粉的原料来自农业,来源丰富,价格低廉;
③淀粉是一种很容易降解的化合物,能通过以下图所示过程降解,最终的产物是无毒、无害、平安性极高的葡萄糖。 ;38;淀粉分类
直链淀粉、支链淀粉 ;直链淀粉大约由200—980个α-葡萄糖脱水。平均分子量约为20—200万。;性质:属于热塑性高分子,也称为热塑性淀粉,加热可熔化,可用热塑性方法加工;但由于脆性较大,常参加增塑剂改性。
;大约由600—6000个α-葡萄糖分子相互脱水,以糖苷键连接而成。分子量为100-400万,形成一个像树枝状的大分子。
性质:
支链淀粉不溶于水,与水共热时,膨胀成糊状。
属于热固性高分子,不能用热塑性方法加工;结构:以α-1,4-糖苷键、α-1,6-糖苷键相连 ; 常用生物降解的谷类淀粉基团为50~52μm的椭圆形土豆淀粉、36.4μm的小麦淀粉、25μm的芋淀粉和藕淀粉、14.2μm的玉米淀粉、5~5.6μm的大米淀粉,以及木薯淀粉等。 ; 在聚合物中添加淀粉的混合料,简称为SPE料。热塑性塑料的比重、一般为0.924~1.450,而淀粉的比重一般为1.5。当在50μm厚的PE薄膜中混入30%的大米淀粉,在保持一定的环境温度下,可促使微生物侵入。在LDOE塑料中混入60%淀粉或50%淀粉,需搅拌4min,鉴于LDPE吹膜对淀粉混料极为敏感,故一般取20%混料,如短时使用,也可添加50%淀粉,对LDPE的模制吹瓶,可混入50%淀粉,而LDPE编织带可混入10%淀粉,如采用φ120mm大型螺杆挤塑机,其模头温度为280-300℃,压缩比为4∶1,圆筒温度为190℃,同时采取冷气流降温,50μm的LDPE吹膜混料淀料为30%,LDPE模压制品混入30%玉米淀粉,LDPE压制板材混料淀料为30%。;微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微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化学合成高分子降解材料;化学合成高分子降解材料;生物降解塑料配方设计;(1)非降解树脂,根据制品性能需要选取,以LDPE为主
(2)改性树脂,在树脂上接枝如马来酸酐等极性官能团与淀粉的相容性好。
(3)天然淀粉,直接从植物中提取,未经改性处理,与树脂的相容性差。
(4)改性淀粉,对淀粉进行接枝改性、凝胶化处理,外表用硅烷偶联剂处理,与树脂的相容性好。;(5)相容剂,配方中选用天然淀粉时需参加,可提高树酯与淀粉的相容性。
(6)增塑剂,如选用天然淀粉,需参加增塑剂以改善加工性能。
(7)降解促进剂,有称自动氧化剂,为不饱和聚酯类,如玉米油和油酸乙酯等
(8)补强剂,弥补因参加天然高分子材料而造成复合材料强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