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1
中国粮价影响因素及其经济效应分析
摘要:粮食作为基础产品,其价格的波动和市场运行关系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整一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探究中国粮价影响因素及其经济效应,本文选取了1994年-2013年的年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逐步回归法对可能影响粮价的多种因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影响粮食生产价格的主要因素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粮食生产量、粮食需求量、粮食存量和广义货币,粮食净进口量对其影响不显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粮食生产量和粮食净进口量是粮食零售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粮食需求量对其影响不显著。财政支出对粮食生产价格和粮食销售价格均无显著影响。粮价波动的经济效应:粮食生产量是粮食零售价格指数的格兰杰原因,粮食零售价格不是粮食生产量的格兰杰原因;不能确定广义货币与粮食生产价格指数是否有关。
关键词:中国,粮价,影响因素,经济效应
Analysis of Causes and Economic Impacts of China s Grain Price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cointegration to research the causes of China s grain price by using the annual data from 1985 to 2013.The results show that :grain producti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aterials price index ,grain consumption ,broad money and grain stocks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prices ofg rainpro-duction ;grain production ,consumer price index and grain net imports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retail prices of grain .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grain price volatility :grain production is the Grainger reason of food retail price index,Grainger reason retail food prices is not the amount of grain production;can not determine the broad money and grain production price index is concerned.
Keywords: China , grain prices ,influencing factors ,economic effects
一、 背景和意义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中国有句俗话叫“民以食为天”,粮食作为生存根本,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依据,是一种特殊的战略商品。同时,全球又有着数以亿计的人正在从事着粮食生产或者与粮食生产相关的工作,因此,粮价的变动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于受到成本、供求、政策调控等因素的多重影响,目前的粮食价格正在逐渐攀(二)数据选取与机理说明
升,并成为威胁全球的一大隐患。
进入21世纪之后,伴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粮食价格不仅受其供求关系的影响,同时也和粮食“金融化”直接挂钩。经济、金融的发展为粮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流通提供了可能性和更广阔的平台,在缓解全球饥饿问题上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这种金融运营模式也加剧了粮价的波动。
与此同时,国际石油局势的动荡,间接导致了粮食生产成本的增加,如一些燃料和肥料价格的上涨。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上涨的粮食生产成本最终会伴随着粮价的上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一是由于粮食生产主要需要依赖能源的投入,而石油价格是大部分能源价格的风向标,所以当石油价格上涨时,大部分的能源价格也会跟随着这个风向标上涨,那么粮食生产成本的上涨势必会使得粮食价格水涨船高;二是石油价格的上涨可能会导致替代能源的需求增加,例如以玉米等粮食作物为生产原料的乙醇和其他生物燃料,从而减少粮食供给量,进而提高了粮食价格。
事实上,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人才真正摆脱饥饿的困扰;90年代以来,我国粮价又发生了剧烈的波动,这给已经对饥荒产生恐惧心理和对粮食安全形成忧患意识的中国人而言,无疑会搅动整个经济市场的稳定,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隐患。1994年,粮价大幅上涨,由谷底直冲峰值。1996年,粮食大丰收,产量增加,粮食市场供大于求,粮价随之下降跌入谷底。进入21世纪之后,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