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Elefteriades JA. Natural History of Thoracic aortic aneurysms: Indications for surgery, and surgical versus nonsurgical risks. Ann Thorac Surg 2002;74:S1877-80 * 转组 从药物治疗组转至腔内修复组 从腔内修复组转至药物治疗组 随机分组后3月内 1 2 随机分组后3-12月 6 0 合计 7 2 INSTEAD: 12月内转组的患者资料 从药物治疗组转至腔内修复组患者全部存活 转至腔内修复组的原因包括低灌注综合征2例(1月、6月),假腔进行性增大/扩张4例 (3例在分组后3月,1例在分组后10月),主动脉穿孔1例 (3 月) 药物治疗组假腔部分或完全血栓形成 腔内治疗组假腔部分或完全血栓形成 INSTEAD: 假腔的发展变化-血栓形成和重塑 % of patients INSTEAD研究的局限性1 从统计学分析角度,至少需要28例死亡,才能有效分析死亡终点,但研究中仅有11例,数量未能达到理想的统计需要,影响了结果的可信度 INSTEAD研究的局限性2 死亡11例 TEVAR +药物组 7例 药物组 4例 4例复杂夹层,不符合录入标准 1 例缺血+肾功能不全 1 破裂 2 下肢缺血 1 肺栓塞 1 室颤 1 脑出血 均符合录入标准 两组死亡病例可能存在选择偏倚,降低了结果分析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影响统计分析的结果 评论认为:INSTEAD的研究结果存在局限性,不能以此给TEVAR治疗慢性夹层下最后的结论。有待更长期的随访结果:更好重塑是否明显提高中远期生存率? 主动脉重塑不良可能是导致B型夹层的远期死亡之一? J Vasc Surg. 2009;50:510 –517. J Endovasc Ther. 2009;16:28 –38. J Endovasc Ther. 2004;11:577–581. J Vasc Interv Radiol. 2003;14:195–203. 假腔直径与预后密切相关 Song, et al (2007) JACC 50: 799-804 100例夹层,I型51例 ,III型41例,随访53±26月 假腔初始直径≥ 22 mm,预示动脉瘤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 动脉瘤形成: 42% vs 5% (p0.001) 死亡率升高: 12% vs 5% (p=0.09) Dake MD, presented at VEITH Symposium 其他胸主动脉病变 主动脉穿通性溃疡和内膜下血肿 于主动脉夹层的区分在于,主动脉管腔内无漂浮的内膜瓣片 初始症状为主动脉破裂的比例较高 (45%) 进展速度较快 (50%) 晚期破裂发生率较高且致命 常规外科手术适合于有外科手术指针的患者 Aortic Ulcer Elefteriades JA. Natural History of Thoracic aortic aneurysms: Indications for surgery, and surgical versus nonsurgical risks. Ann Thorac Surg 2002;74:S1877-80 外伤导致的主动脉横断/假性动脉瘤 10-15%的摩托车事故可导致主动脉破裂 广泛减速伤 通常有其他严重的复合性损伤,给手术治疗带来较多困难… 常见于年轻患者,年龄20-30岁 死亡率80% (即刻) 最初幸存者中 30% 死于6小时内 40% 死于24小时内 75% 死于1周内 90% 死于2月内 腔内治疗更为合适:避免了开胸手术和主动脉钳夹阻断,消除了全身抗凝带来的出血风险… 结 论 关于B型夹层TEVAR的证据还很不充分 与OR相比,TEVAR有更低的死亡率和并发症 与MT相比,TEVAR有较好的形态学结果 复杂性夹层更应积极进行TEVAR 非复杂性夹层在慢性期进行TEVAR治疗有更低风险 非复杂性夹层TEVAR治疗能否提高远期生存需调查… TEVAR存在不同类型并发症 解剖形态是决定TEVAR效果的重要因素 谢谢! * * * * * Hagan PG et al. The International Registry of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IRAD) New Insights into an Old Disease. JAMA 2000;282:897-903 * * * * Hagan PG e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跨学科实践活动2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历程》课件-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pptx VIP
- 2024年四川广安爱众股份有限公司人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英格索兰空压机.ppt VIP
- NBT 47015 2011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pdf VIP
- 地铁车站大客流应急组织.pptx VIP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pdf VIP
- 2023年四川广安爱众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3四川广安爱众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见习人员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3四川广安爱众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能源管理体系钢铁企业认证要求.pptx VIP
文档评论(0)